尘螨过敏性鼻炎多表现为鼻痒、阵发性打喷嚏以及鼻涕分泌物增多,并伴有显著鼻塞。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常年性鼻炎,此类患者应尽量少去工业纺织品较多以及封闭空间,如大型商场人群密集场所。日常生活中应经常将被罩、床单、枕套等进行消毒、清洗并进行紫外线照射,若家庭条件允许,可购买空气过滤器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会有很大改善。
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又称为:变应性鼻炎,属于慢性之一。发病时患者的症状表现有: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清水样鼻涕,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减退现象,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极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目前,临床对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方法有:避免接触变应原、免疫治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等,现针对西药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具体情况展开探讨,详细内容如下论述。
西药治疗1.减充血剂
从临床实践总结到,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伴有鼻内充血症状,改善这一状况也是治疗的关键。减充血剂主要作用于患者鼻内,通过结合鼻粘膜血管壁的肾上腺能受体,使得鼻粘膜肿胀逐步减轻,缓解鼻塞及鼻内充血症状,一般情况下将药物疗程控制在7天以内。常用药物如麻黄素、羟甲唑啉。但用药减缓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鼻粘膜干燥、鼻内疼痛、心率过快等表现,所以,应用减充血剂时,务必要谨慎,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
2.肥大细胞稳定剂
肥大细胞稳定剂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主要通过阻断肥大细胞表面磷酸酯酶A的激活作用来达到缓解患者症状的效果。其代表性药物是色甘酸钠。本品是一种抗过敏药,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细胞膜的分裂,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起效,减缓鼻塞、喷嚏、鼻痒等症状,部分患者有鼻内灼烧感,但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该药物以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少的特征,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皮质激素
临床常见药物有:布地奈德、曲安西龙、氯米松等,药物可降低内皮和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使得鼻内不适症状得到缓解,但临床研究发现,此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鼻内灼烧感、喷嚏次数增加及鼻内出血等,尤其是儿童病群。所以,用药时一定要注意。
4.抗组胺药
目前三代抗组胺药如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此类药物适用于轻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者和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者,药物进入人体后,迅速起效的同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
5.抗胆碱药
此类药物应用到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改善并减少鼻涕多的症状。但经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该药物在改善患者鼻痒、减少喷嚏次数及鼻充血症状方面的效果不太理想,另外,用药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鼻出血、鼻内干燥等现象,所以,用药期间要做到针对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