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心泻火,开窍宁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儿童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还可以用于治疗烦躁不安等症状,用药的同时还需监测孩子的体温,另外如果孩子有不舒服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用药,不要自己随意给孩子用药。
建议可以用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你好,首先两种药物的组成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两种药物的作用有所不一样,虽然都是清肺的,但养阴清肺丸主要治疗阴虚燥咳,而通宣理肺丸主要是治疗感冒发热引起的咳嗽意见建议建议对症用药
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要对症下药,感冒中后期用通宣理肺丸比较好,干咳还可以搭配复方甘草口服液;初期上呼吸道感染可结合清喉炎冲剂、阿莫西林控制炎症,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担心,鼻窦炎可以治好,有成功的案例,一周就可以使症状基本消失,就花几百元。
原理是清洁病变部位、消毒杀菌、促进表皮生长、提高自生抵抗力。
但一般医生都说是治不好的慢性病,穿刺只能排脓;或者推荐手术,手术好后可能会复发。
试试以下方法:
到医院负压洗、吸鼻子,用氯霉素眼药水加生理盐水,鼻窦腔小,负压才能洗干净!
当时是在北师大旁的北京二炮医院开药洗的,一般正规医院应该都能做。
第一周每天1次,第二周隔天1次,第三周后一个月每周2次,第二、三个月每周1次。三个月完全可以康复。
期间配合如下,保证休息、心情愉快,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营养要保证:
千万记住:醒鼻子时一侧一侧处理,不能2个鼻孔同时被捏死,鼻腔压力高容易把脏东西压到鼻窦的小孔里。这是发生鼻窦炎的主要原因。切记切记!!!
1、在家每次睡觉前后清鼻涕、滴链霉素眼药水,反复几次,到鼻涕干净再滴一次。醒鼻子时趴着,利于脏东西出来。滴药水时不垫枕头仰着,最后一次把脖子挂在床边几分钟,利于药液浸润鼻窦小孔。(使用2种抗生素利于炎症控制)
2、一日3次,服用化痰、稀释鼻涕作用的药物,到医院开,有了更好,没有也没关系,多喝水。
3、每日一次1颗复合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
4、每日一头生大蒜,每日1包板蓝根,消毒杀菌,增强抵抗力。
5、三七根泡水喝,对收缩息肉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有条件的加点三七粉或三七胶囊更好。
感冒没有好的要配合吃感冒药和抗生素。
儿童药量要严格遵照医嘱,并注意观察反应。
祝早日康复!!!
好了报个喜!!!
【概述】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病因及致病菌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特应性体质与本病关系亦甚为密切。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流脓涕;头痛,多为钝痛、闷痛,痛有定处,发作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嗅觉减退或丧失;视力障碍;全身可伴有乏力,头昏、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慢鼻渊范畴,以鼻流浊涕、鼻塞、头痛经久不愈为主症的一种鼻科疾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因痰浊阻肺,肺宣降失司,水津不布,聚为痰浊,上壅窦窍成为本病;肺经蕴热,失于清肃,邪聚窦窍,留而不去发为本病;肺脾气虚,清阳不升,窦窍失养,无力逐邪外出,邪滞窦窍,日久不去,成为本病;肾阳亏虚,窦窍失于温煦而成本病;气血瘀阻,窦窍肌膜日渐增厚,日久不愈而为本病。
【治疗】1.痰浊阻肺证【症状】鼻流白粘涕,量多,鼻塞,头昏;检查见鼻腔肌膜色淡红;咳嗽痰多,胸闷,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方一】二陈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陈皮12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生甘草6克。
【功效】宣肺化痰,祛浊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按语】可加白芷、厚朴、苍术等加强化浊祛痰之力,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等宣通鼻窍。
2.肺经蕴热证【症状】涕黄量少,鼻塞;检查见鼻肌膜红肿,中鼻道有脓涕,可有头痛、咽痒、咳嗽,吐少量黄痰等;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方一】辛夷清肺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辛荑花12克,生甘草6克,石膏15克,知母12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枇杷叶10克,升麻10克,百合10克,麦冬12克。
【功效】宣肺清热,解郁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辛夷宣畅肺气,散邪通窍;升麻、枇杷叶、黄岑、山栀子、石膏、知母清热泄肺;百合、麦冬润肺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黄涕量多可加鱼腥草、皂刺等清肺排脓;鼻塞甚可加苍耳子、白芷等宣肺通窍;咽痒咳嗽可加贝母、玄参、桑白皮等清肺利咽。
3.肺气虚寒证【症状】间歇性鼻塞,鼻涕粘白,嗅觉减退,头昏头胀;全身可见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自汗畏风寒,咳嗽痰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检查见鼻粘膜淡红肿胀,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可见有粘性分泌物。【方一】温肺止流丹【来源】《辨证录》【组成】人参10克,荆芥10克,细辛3克,诃子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鱼脑石15克。
【功效】温补肺脏,散寒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细辛、荆芥疏散风寒;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
【按语】临床应用时可加辛夷花、苍耳子、白芷以芳香通窍;若头额冷痛可酌加羌活、白芷、川芎等;若畏寒肢冷、遇寒加重者可酌加防风、桂枝等;若鼻涕多者,可酌加半夏、陈皮、薏苡仁等;若喷嚏、流清涕者,可酌加黄芪、白术、防风等。
4.脾气虚弱证【症状】鼻涕白粘或黄稠,量多,头昏重,嗅觉减退,鼻塞较重;全身可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肢困乏力,面色萎黄,或头闷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方一】参苓白术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炒扁豆3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怀山药15克,莲子肉12克,薏苡仁20克,砂仁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健脾利湿,益气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健脾渗湿;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按语】若鼻涕浓稠量多者,可酌加陈皮、半夏、枳壳、瓜萎等;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苍耳子、辛夷花。
5.肾阳虚衰证【症状】鼻涕清稀,量多不止,鼻塞,嗅觉减退,鼻痒,喷嚏时作,每遇风冷则症状加重;检查见鼻腔肌膜肿胀色淡,鼻道有较多清涕,全身见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方一】肾气丸【来源】《金贵要略》【组成】干地黄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2克,桂枝10克,炮附子3克。
【功效】温补肾阳,散寒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六味地黄汤滋肾健脾,以资化源;附子、肉桂温肾壮阳;牛膝、车前子补肾利水。
【按语】涕多难止者,可加金樱子、五味子等补肾固摄;鼻塞不通者加辛夷、苍耳子等宣通鼻窍。
6.气血瘀阻证【症状】鼻涕白粘或黄稠,鼻塞较甚,头昏沉闷痛,痛无定时,迁延不愈,检查见鼻腔肌膜暗红增厚,鼻道内积有脓涕,窦腔肌膜增厚明显,舌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方一】通窍活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蝎5克,地龙9克。
【功效】活血化瘀,解毒除渊。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以导滞通窍;以麝香芳香通窍,老葱、姜枣调和营卫。
【按语】若白粘涕多者,可加薏苡仁、泽泻、茯苓化湿除渊;黄色脓涕多者加藿香、丝瓜络、车前草、黄芩以清热化湿;鼻塞甚者加服苍耳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