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鼻炎 >

人体蒸发简介

时间:2023-05-27 05:37:09作者: xuhdhx

一、人体蒸发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1 拼音 rén tǐ zhēng fā

2 注解 人体蒸发有二种形式:即不感蒸发(insesible perspiration)坦兆和发汗(sweating)。人体即使处在低温中,没有汁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也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为不显汗,即这种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觉察,并与汁腺的活动开关。在室温30℃以下时,不感蒸发的水分相当恒定,有1215g/h・m2水分被蒸发掉,其中一半是呼吸道蒸发的水分;另一半的水分是由皮肤的组织间隙直接渗出而蒸发的。人体24h的不感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的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从大,因此,在缺水时婴幼儿更容易造成严重脱水。不感蒸发让银租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散热途径,有些动物如狗,虽有汁腺结构,但在高温环境下也不能分泌汁液,此时,它必须通过热喘呼吸(panting)由呼吸道来增强蒸发散热。

发汗汗腺分泌汁液的活动称为发汗。发汗是可以意识到的有明显的汗液分泌,因此,汁液的蒸发又称为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而且着衣较多时,气温达25℃便可引起人体发汗。人进行劳动或运动时,气温虽在20℃以下,亦可出现发汗,而且汗量往往较多的。

汗液中水分占99%,而固体成分则不到1%,在固体成分中,大部分为氯化钠,也有少量氯化钾、尿素等。同血浆相比,汗液的特点是:氯化钠的浓度一般低于血浆;在高温作业等大量出汗的人,汗液中可丧失较多的氯化钠,因此应注意补充氯化钠。汗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几乎是零;乳酸浓度主于血浆;蛋白质的浓度为零。实验测得在汗腺分泌时,分泌管腔内的压力高达37.3kPa(250mmHg)以上。这表明汗液不是简单的血浆滤出液,而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大量的乳酸是腺细胞进入分泌活动的产物。刚刚从汗腺细胞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由于钠和氯被重吸收,所以,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汗液中排出的钠量也受醛固醇的调节。下因为汗液是低渗的,所以当机体因大量发汗而造成脱水时,可导致高渗性脱水。

发汗是反射活动。人体汗腺接受交感胆A能纤维支配,所以乙酰胆A对小汗腺有促进分泌搏伏作用。发汗中枢分布在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起主要作用是是下丘脑的发汗中枢,它很可能位于体温调节中枢之中或其附近。

在温热环境下引起全身各部位的小汗腺分泌汗液称为温热性发汗。始动温热性发汗的主要因素有:①温热环境 *** 皮肤中的瘟觉感受器,冲动传入至发汗中枢,反射性引起发汗;②温热环境使皮肤血液被加温,被加温的血液流至下丘脑发汗中枢的热敏神经元,可引起发汗。温热性发汗的生理意义在于散热。若每小时蒸发1.7L汗液,就可使体热散发约4200kJ的热量。但是,如果汗水从身上滚落或被擦掉而未被蒸发,则无蒸发散热作用。

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时间太长,发汗速度会因汗腺疲劳而明显减慢。湿度大,汗液不易被蒸发,体热因而不易蒸发,体热因而不易散失。此外,风速大时,汗液易蒸发,汗液蒸发快,容易散热而使发汗速度变小。

劳动强度也影响发汗速度。劳动强度大,产热量越多,发汗量越多。

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而引起地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主要见于掌心、脚底和腋窝。精神性发汗的中枢神经可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精神性发汗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不大。

二、人一天的不感蒸发量为多少?

每日不感蒸发量为1000ml,皮肤蒸发600-800,呼吸道蒸发200-400

是不是 400~600ml呀

...不感蒸发量是神马东西? 是无形失水吧- - 承认每天无形失水量是850ml

850ml

三、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什么?

蒸发。

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时间太长,发汗速度会因汗腺疲培氏劳而明显减慢。湿度大,汗液不易塌侍被蒸发,体热因而不易蒸发,体热因而不易散失。此外,风速大时,汗液易蒸发,汗液蒸发快,容易散热而使发汗速度变小。

蒸发散热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马大量出汗,牛有中等程度的出汗能力;绵羊、狗通过热喘呼吸由呼吸道加强蒸发散热,动物的呼吸频率升高到200~400次・分钟,呈张口呼吸,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啮齿动物是向毛上涂抹唾液或水来蒸发散热。

当产热过程与散团中吵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动物的体温就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除此而外,还有小部分热量随呼出气体、尿、粪等排泄而散失鱼类属于水栖变温动物。

四、舌头苦口渴是怎么回事

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对牙齿和口腔粘膜的冲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因而,口干症患者的患龋率较高。多数口干症患者的味觉也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地刺激食欲,而且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口干症呢? ①在口腔方面,常由于缺牙、龋病、牙周病、义齿不合适等因素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对唾液腺及咀嚼肌的刺激减少,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另一方面,可因为唾液腺发生退行性变,使唾液分泌的量和质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此外,慢性诞腺炎的病人唾液分泌也可以减少,导致口干症。 ②在全身因素方面,患有干燥综合症或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等,特别是性激素分泌紊乱,也是引起口干症的重要原因。 此外,当患者高热、服用利尿药及进行大手术,尤其是腹部大手术后也可引起一时性口干症。患有风湿、类风湿等免疫疾病的患者,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因为长期服用激素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而口干。 现在天气正值春夏交接之际,好轮空气干燥,早上中午睡觉起来一直有口干上火之感,上课很多时特别是严重,大家若有同感,推荐您多喝“银耳羹”。 老婆几乎天天给我煮,由于上课多引起的咽部不适喝之即消,效果不错啊! 现将秘方告诉大家,不防一试,味道也好极了! 银耳羹: 原料:银耳10克,鸡蛋一个,冰糖60克,猪油适量(用花生油也可) 做法:水发银耳摘去蒂头,拣去杂质,漂洗洁净,加水适量,急火煮沸改用文火煮熟。至银耳酥烂,加入冰糖,搅拌至溶化。鸡蛋加少许水搅匀后入锅,再以文火煮沸,出锅前加入熟猪油少许即成。(根据口味加入香油,花生油也可) 用法:早晨或睡前服食。 作用:润肺补气,滋阴补肾。适用于肺虚咳嗽,午后潮热,盗汗烦躁,心悸失眠者服用的。 按:银耳所含多糖类物质可提高免疫功能;蛋清、冰糖、猪油相佐调节口味。本药膳看上去冰清玉洁,色味诱人,食之甘甜滑软,入口即化,是一道传统的药膳。 老年人怎样应对口干症 转帖: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许多老年人常常感到口干,有些老年人甚至在夜间因口干难忍需要起床饮水。据统计,约有30%~5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症。到底哪些因素可引起老年人的口干症呢?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务处的赵惠大夫介绍说,老年人患口干症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生理性口干。多见于饮水过少,进食过咸食物及大量干性食物,剧烈运动后及大量出汗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紧张、焦虑等引起的口干。健康老年人也可因口腔粘膜内腺体萎缩,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 2.病理性口干。多见于各种疾病所致,比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患者常因鼻腔通气不良,张口呼吸致使口腔内水分蒸发而出现口干;哮喘患者因呼吸加快加深,从呼吸道蒸发水分过多而口干;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因为夜间张口呼吸而在清晨起床后口干;糖尿病患者可因血糖升高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多尿而出现口干、口渴。某些垂体瘤也可引起口干。最严重的口干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因为免疫反应破坏了友戚信腮腺、口腔内唾液腺、泪腺及鼻腔粘膜内腺体而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口干、眼干、鼻腔干燥,严重时转舌及闭眼都很困难。 那么,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怎样防治口干症呢?赵大夫说道,患了口干症,除了到医院做全面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平时应注意生活调理,有效的措施为: 1.日常多饮水。饮水的方仔斗法宜采取多次饮用为佳,每次应须少量。每日漱口数次,可选用中药麦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开水浸泡后当茶饮或漱口。 2.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及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需经充分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经常吃含酸味水果更为适宜,如山楂、杏、猕猴桃、草莓等。 3.饮食干和稀要结合食用,并且尽量多喝一些汤类,同时注意不宜过咸。 另外,有几则验方,对防治口干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1.喝莲子心水:将莲子心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两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2.吃枸杞子:每晚吃枸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另外,对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可将枸杞子洗净备用,在夜间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可解除口中干渴。 3.蜂蜜加米醋: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有效果。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人长期口干、眼干,不能流泪,进食发噎,却不认为是病。等到病情发展,出现全身多系统损害时,才来就医,方知道原来自己患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以侵犯唾液腺、泪腺为主,中年女性多见,不少患者出门必须要带上水杯。此病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病毒感染都有关。 除了原发性的干燥综合征以外,它还可继发于多种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和皮肌炎等。这种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不能吃干食,多发龋齿,牙齿块状脱落;眼干,有异物摩擦感,泪液减少,甚至无泪;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肿胀;进一步会有多系统损害,包括肺间质病变、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肾小管酸中毒、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淋巴瘤等。目前干燥综合征还不能根治,也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替代和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疗效。 祖国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痹证”,也有医生将之称为“燥痹”。它的发病与先天不足、后天损伤、外邪侵袭有关,发病机理为津液之化生、运行、敷布失常。临床常分为以下几个证候:燥邪犯肺,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脾胃阴虚,气血淤阻。临床治疗方法各异,疗效亦有不同。 根据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干燥综合征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尤其应用健脾益气生津法、健脾益气通阳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可以使众多干燥综合征患者解除病痛,流出了久违的喜悦之泪。 经过临床试验,通过健脾益气,可以化生津液,通达阳气。津液随阳气敷布、上承,濡润肌肤及口、眼等清窍,荣养周身脏腑。此时,再配以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方剂,不仅明显改善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症状,还可调节免疫功能。如健脾益气通阳汤,在服用12周左右可明显见效。 但是,对由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眼干、口干症状,需要与干燥综合征区别,如眼科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总之,干燥综合征不是小病,但并不可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很好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有许多人都有口干的感觉和经历,但有的人口干的程度比较严重,持续的时间也很长,饮水也解不了渴,还是照样口干,这是为什么呢?医学专家告诫大家,这就意味着你的体内隐藏着某种疾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在病情进展时,口干是最常见的症状。尿崩症由于大量排尿,晚期癌症由于体内消耗过多,都会有口干的感觉。对于妇女来说,特别是更年期的妇女,当出现持续而严重的口干情况时,应高度警惕是否得了干燥综合症。 什么是干燥综合症呢?带着疑问,笔者近日走访了昆明一家医院的内科专家,她说,干燥综合症也叫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症,其中女性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这种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眼干燥和游走性关节炎疼痛。患者以口干最为明显,同时舌头萎缩,舌质干红,舌苔消失。反复发生结膜炎是干燥综合症的常见症状。严重眼干者可能无泪,可能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甚至会造成失明。干燥综合症患者还多伴有游走性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只不过是较少发生关节畸形。如果患了干燥综合症,病人就会白带消失,外阴及阴道粘膜萎缩、干燥。总之,干燥综合症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所有的分泌液,如唾液、泪液、汗液、胃肠道的消化液、鼻腔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等都明显减少。 专家认为,发生干燥综合症病变,是因为体内的T淋巴细胞存在缺陷,生成抗体的B淋巴细胞活动亢进,而B淋巴细胞生成的抗体能损害自身组织,所以称之为自身抗体。它主要破坏人体的腺体,因而使各种外分泌液的分泌量锐减。因此,有明显口干感觉的妇女应尽早检查,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将会失去最佳医治良机。 如何治疗干燥综合症呢?专家认为,主要方法是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适当补充雌激素,定期就医用药,就能康复。如果配合中医益气养阴等方法进行医治,其效果会更好。 对女性朋友来说,尤其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如果出现长时间严重的口干,并且补充水分后仍无效时,应考虑是否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又叫舍格林综合征或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后一种命名道出了该综合征的体征,即此病主要表现是口干、眼干和游走性关节痛,尤以口干症状多见,常发生于50岁左右的女性。 据统计,女性患者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干燥综合征的显著特征是“干燥”,即身体内一切外分泌腺体均可萎缩,所有的分泌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胃肠道内的消化液、鼻腔分泌物以及女性阴道分泌液都会大量减少,因而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如唾液分泌锐减引起口干、舌乳头萎缩等;又如泪液减少可出现眼干无泪甚至失明。此类患者多伴有游走性关节痛,晨起关节僵直,活动受限,类风湿因子阳性,只是很少发生关节畸形。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体内免疫系统出现了“识别”错误,患者体内的某种细胞出现缺陷,致使其它细胞活动亢进,生成大量的异常抗体,将自体组织“识别”为异物进行吞噬,破坏了自身一切外分泌的腺体,因而造成各种外分泌液的锐减,出现口干眼干关节炎症状。所以,长期有口干症状的女性要多加注意,万不可掉以轻心!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