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那么你知道中医拔罐是怎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吗?
过敏性鼻炎,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异常反应,其特征在于由于身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异常增加而导致的鼻粘膜损伤。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过敏体质、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常由温度变化、化学气体、刺鼻气味、烟尘、药物反应等引起。临床特征包括鼻粘膜潮湿、水肿、鼻炎、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和感觉减退。一般分为风寒袭型和脾肾两虚型。
一、风寒外袭
(1)症状
鼻痒,经常打喷嚏,连续鼻涕,质稀,感觉减退,头晕,乏力,畏寒,口淡,天气变化或感冒时症状加重。
(2)法治
(1)选择凤池、舒菲、项英、曲池、外关。
(2)定位风池:颈顶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枕骨下,与风房平齐。
舒菲: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两者相距1.5英寸。
祝香香:在鼻子外缘中点附近,鼻唇沟内。
屈曲池:在肘关节横条外侧端,屈肘时,是尺骨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外间隙:前臂背面,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条上方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拔罐和艾灸。先用艾条在各点温灸15分钟,使皮肤感觉温暖,人体感觉舒适。然后吸拔火罐(迎香香除外),离罐10分钟,每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
二、脾肾亏虚
(1)症状
症状反复出现,有时好有时坏,挥之不去,伴有鼻子发痒、流鼻涕,伴有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潮热盗汗。
(2)法治
(1)选穴项英、脾俞、肾俞、中脘、关元。
(2)定位迎香:见上。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肾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相距1.5寸。
中肠: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在上方4寸时【仰卧位,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与胸剑关节中点(心窝上方)为取穴位,如图2-15-1所示】。
关元:在小腹,前正线上,肚脐下3寸。
(3)拔罐和艾灸。先用艾条在各点温灸15分钟,使皮肤感觉温暖,人体感觉舒适。然后吸拔火罐(迎香香除外),离罐10分钟,每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
三、注意事项
(1)远离过敏原,切断疾病诱因。
(2)调节情绪,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多做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抗过敏能力。
(3)积极调查和治疗可能引起该病的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