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哮喘 >

哪些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在考试中比较经常出现?

时间:2022-08-11 14:27:24作者: xuhdhx

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2.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3.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4.结构性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5.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
6.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7.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8.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和产品市场都平衡时的失业率。
9.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提高。
10.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11.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1.奥肯定律: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2.潜在产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产出。
3.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成为欧拉定理。
4.自生消费:指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是为了生存而必须的消费。
5.派生消费:指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的消费。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提高。
2.索洛余值:技术进步的贡献是根据产出增长率扣除要素投入量增长率贡献得出的余额,也称索洛余值。
3.稻田条件:资本(或劳动)趋向于0时,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资本(或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0。这个条件也称为“稻田条件”。
1.贝弗里奇曲线: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用贝弗里奇曲线来描述。
2.古典失业:在古典学派理论里,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相等的结果。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下降受到了市场以外的其他障碍,而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大规模的失业就不能存在。
3.凯恩斯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称为凯恩斯失业
1.交易动机: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日常交易。
2.预防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3.投机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等待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行投机。
4.流动性陷阱:利率低到所有人认为它肯定上升时,货币的投资性需求可能无限大,任何新增货币供给都被人们持有,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利率进一步下降,称为“流动性陷阱”。
5.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位于银行体系之外的公众所持有的现金称为基础货币。
6.货币乘数:将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例系数称为货币乘数。
7.法定准备金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8.古典两分法: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这种观点称为古典两分法。
9.铸币税: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货币持有者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称为铸币税。
10.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名义利率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事前实际利率:事前实际利率指借款人在签定借贷合同时所期望的实际利率。
12.事后实际利率:事后实际利率是按照借贷合同上的名义利率所最终实现的实际利率。
1.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
2.贸易顺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小于出口总值。
3.名义汇率:是指两国间货币的相对比价。
4.实际汇率:是指两国间商品的相对价格。
1.总需求: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
2.总供给: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3.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
4.充分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等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
5.超充分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
6.乘数效应: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之为乘数效应。
7.挤出效应:当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时所引起的需求减少被称为挤出效应。
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如果总需求冲击造成总需求曲线持续右移,使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就会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9.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果总供给冲击造成短期总供给曲线持续左移,使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