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生一次高热惊厥以后,一年之中还会有几次因为高热惊厥而入院。其实后面发生的这几次高热惊厥,只要家庭处置得当,大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家人还没有掌握处理孩子高热的常识和正确方法。 高热惊厥和遗传基础、孩子体质以及体温上升速度、程度有关,错误的体温处理方法,会增加高热惊厥发生的几率。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孩子开始发烧时,有时会出现手脚冰凉,甚至寒战哆嗦,大人担心孩子冷,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或者襄上厚厚的被子。尤其是老人照顾的孩子,这种情况更加普遍。殊不知,此时正是孩子体温的迅速上升期,给孩子身上穿盖这么多衣物,头部成为主要的散热通道,虽然身上只有38℃左右,而头部可能已经达到40℃左右,高热惊厥就很容易发生。 给父母的提醒:父母曾经有过高热惊厥史,或者是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需要格外留意。孩子发烧时,应减少衣物,增加散热,保证饮水充分,更有利于退烧。发烧在38℃左右,可通过温水浴或者温湿敷等方法给孩子物理降温,超过38.5℃可以吃退烧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退热可以更积极些,体温38℃左右就可吃退烧药。
f(0)=f(1)=0, ∴必然存在a∈(0,1)使得 f'(a)=0
f(0)=0,f(1/2)=1/2, ∴必然存在b∈(0,1/2)使得 f'(b)=[f(1/2)-f(0)]/(1/2-0)=1
∴必然存在ξ∈(a,b)或ξ∈(b,a)使得 f'(ξ)=C
即必然存在ξ∈(0,1)使得 f'(ξ)=C
CO2对呼吸的调节 一定浓度的CO2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必需条件,如在过度通气的情况下可造成呼吸暂停。因此,CO2是调节呼吸的生理性体液因子。但吸入气中CO2升高(小于7%)或其它原因导致血中CO2增加时,可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再经传入神经兴奋呼吸中枢;同时CO2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H2O生成H2CO3,后者离解出H+,使脑脊液中的H+浓度升高,兴奋位于延髓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因此,CO2增加,将使呼吸加深、加快。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高25倍,因而CO2加快呼吸的作用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但CO2过高则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CO2麻痹,甚至死亡。 首先要知道,对正常人而言,高浓度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严重缺氧病人,体内CO2浓度很高,如果CO2浓度突然降低,会导致病人呼吸活动减弱甚至突然停止。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些病人输氧时,要加入一定浓度的CO2,以刺激病人呼吸中枢,维持呼吸活动。但是对使用被动机械呼吸的病人,加入co2就不必要了。具体情况,请咨询医师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胀器缺氧而发生损害。在0.1 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 MPa(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