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哮喘 >

控制哮喘的办法有哪些?

时间:2022-10-24 16:48:15作者: xuhdhx

控制哮喘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控制气道炎症和缓解支气管痉挛。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在发病过程中需要长期的防治管理。无论是非急性发作还是急性发作,都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并应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升级或降级。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变更、药物的减少和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决策。

哮喘病如何治疗?

哮喘作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医学家们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世界哮喘日。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据透露,我国有2500多万人患有此病。它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而且难以得到根治,易反复发作,轻者伤身,重者致人丧命,因此防治哮喘刻不容缓。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科学保健、珍惜身体、关爱生命,让天下人都能正常呼吸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内科急重症,哮喘持续状态更为危重,因此发病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在急性发作时以缓解症状作为首要治疗目的,因炎症引起的哮喘应抗炎与平喘并举;缓解期或病情较短时,重点为祛除病因,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一、西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即使是非处方药物也应在得到医生指导后再自行购买使用。 1.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具有抗炎和平喘双重作用,局部吸入给药不会产生全身的副作用,适宜于轻或中型哮喘。 2.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支气管扩张作用快,仅作为缓解支气管痉挛时使用,每次喷吸2次,不可多用。 3.硫酸舒喘灵(沙丁胺醇):口服,每日三次,或喷雾给药,每隔4小时用1次,24小时内不宜超过8次。 4.氨茶碱:每次0.1克,每日3次,饭后服,每日总量不超过l克。 5.祛痰剂:如必嗽平(溴己新),每次8-16毫克,每日3次口服。 6.抗生素:合并感染时用。 7.抗过敏药物:如色甘酸钠吸入用胶囊剂,主要作用时阻止支气管粘膜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而达到抗过敏的目的。另一种预防过敏的药物为富马酸酮替芬,可以减少过敏性哮喘发作次数和缩短哮喘持续时间。每日口服2次,每次1-2mg。其作用缓慢,要到6-12周以后,疗效最明显。 二、中成药:须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 1.发作期 (1)属冷哮型的,宜宣肺散寒,豁痰平喘,可选用麻黄止嗽丸、橘红痰咳冲剂等。 (2)属热哮型的,宜宣肺清热,涤痰利气。可选用牛黄蛇胆川贝散、橘红丸、清气化痰丸、牛黄清热散等。 2.缓解期 (1)属脾肺气虚型的,宜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可选用人参补丸等。 (2)属肺肾阴虚型的,宜肺肾双补。可选用固肾定喘丸、利肺片、金贞桂附地黄丸等。

怎么正确对待支气管哮喘啊 ?怎样治疗才是最佳方案啊?

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各个阶段相应的长期治疗方案,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管是在中华医史中,还是在民间流传中,有一句话:“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依现在的理解来看,主要是说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难以治好,这种观点的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在哮喘防治的前几年,我们常常在一开始就对患者说,哮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深深地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坚持治疗的信心。仔细一想,内科好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也都一样。但患者从来就不认为这些疾病不能根治而放弃治疗。坚持治疗和不坚持治疗结果大不一样。坚持治疗就能避免合并症的出现,就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哮喘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制定一个长期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逐渐深入、广泛,大大提高了其临床诊治水平。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并多次修改再版。我国呼吸学会根据我国的情况也制定了哮喘防治指南,使哮喘的诊治更加规范,对患者的管理与教育也受到重视。因此在大城市、大医院中,以往常见的重症哮喘、“哮喘持续状态”者大大减少,多数患者门诊治疗就能维持得很好,而绝大多数哮喘患者仍未得到理想的控制,病情时轻时重,反复急性发作。所以从长计议,制定一个长期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哮喘的长期治疗目标
主要有以下7点:①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②防止哮喘的加重;③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④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⑤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⑥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⑦防止哮喘死亡,降低哮喘病死率。
哮喘控制的标准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有多少患者可达到,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临床如何评价,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些患者可达到良好控制。GOAL研究中所采用的标准如下:
(一)良好控制
满足下列2项以上标准:①症状评分每天>1分,但每周≤2天;②补救用药沙丁胺醇每周≤2天,每周最大量4次(8喷);③每天晨起PEF≥80%预计值。并满足下列标准:未发生因哮喘而夜间憋醒的情况;无急性发作;未到急诊就诊;未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而需要改变哮喘治疗。
(二)完全控制
满足下列所有标准:①无日间症状;②未用沙丁胺醇等补救用药;③每天晨起PEF≥ 80% 预计值;④未发生因哮喘而夜间憋醒的情况;⑤无急性发作;⑥未到急诊就诊;⑦未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而需要改变哮喘治疗。
哮喘长期治疗方案的基础
(一)明确诊断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的炎症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发作、加重,多有两肺呼气相哮鸣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可逆性。其发作多有诱因:如接触过敏原、冷空气或化学性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都能正确诊断,但对于症状不典型者或病史不清者,则要注意排除以下疾病(见表1)。
表1 其他可能引起气喘的疾病
较常见病 较少见病
急性细支气管炎(感染因素,化学因素)
异物吸入
支气管狭窄
心力衰竭
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肿块阻塞气道
外压:中央型胸内肿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胸腺瘤
气道内:原发性肺癌、转移性乳腺癌
类癌综合征
支气管内结节
肺栓塞
囊性纤维化(CF)
全身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