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目前全世界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彻底治疗,但控制病情的发作,缓解症状的药物还是比较多也的确有效,
患了过敏性哮喘应该积极预防感冒,口服药抗生素和抗过敏药如:咳特灵 酮替芬 扑尔敏,严重加上激素.另外一定注意脱离过敏源,就是使你加重的一切因素.冬天最好带上口罩.避免冷空气接触.另外你找一下你家里是否有可能过敏的因素,如吃的东西,油漆,搞过装修,吸烟 ,蚊香,衣物等.一定要去出过敏因素.有炎症还需要抗炎治疗.
(1)哮喘病的病因病机
哮喘病发病,因以寒冷、感冒为最多,其次为闻异味、劳累等,其病机主要为肺肾两虚。盖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机枢,如感受风寒之邪,或闻异味等而引起肺之肃降失司,肺气上逆而为喘息,喘促日久,肺气必虚,肺虚则气机升降失常,以致呼吸急促,气喘发憋,甚则张口抬肩,鼻翼记动,口唇爪甲青紫,心慌气短,迫心阳外越而汗出,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喘久及肾,肾气受损,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则气上逆迫肺,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能续,端坐呼吸
,不能平卧为肺肾两虚之辨证要点。因此治疗法则,当以调补肺肾,扶正祛邪为主。中医发病学认为,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生理平衡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中医对发病的基本认识。哮喘病人的病因以素体不足,病久体弱及正气虚为其突出特点,所以扶正为主,改善体质是哮喘病的主要治法,同时要注意调畅气机、化痰行瘀。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孟英说:肺受病,一身之气皆失顺降之机。从临床上看,哮喘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憋闷,故调畅气机,和顺肺肾是治疗哮喘的主要内容。然痰瘀的生成均与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所以调补肺肾即寓调畅气机之意,并有化痰行瘀,改善微循环之效,以达平喘的目的,此即扶正寓祛邪之法。
(2)补肾益肺平喘方
方药组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陈皮、姜半夏、炒苏子、乌梅、地龙、磁石、补骨脂、胎盘、桃仁。加减法:气虚甚者加黄芪;阴虚者加沙参、生地;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血瘀者加丹参、川芎;咳甚痰多者加瓜蒌仁、川贝母。
本方以《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饮加味,意在滋补肺肾,补益气阴,方中用太子参不用人参以避其燥,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方中妙用五味子以其酸涩,入肺肾两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效。孙思邈称其在上可滋源,在下则补肾,实为肺肾双补之要药。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止咳。苏子降气消痰,地龙通络解痉。乌梅酸温,入肺肾两经,可收肺气
、治久嗽、吸气归元,故此药可辅生脉散收肺气、纳肾气。方中紫河车大补元气而不燥,可阴阳双补,用其疗喘报道颇多。磁石辛咸而平,入肺肾之经,可纳气平喘。补骨脂辛温,入肾助阳,使肾水不寒,蒸腾气化,肺气得荫,对于肾虚咳喘,历代医家,均喜用之。方中桃仁活血行瘀,润肠,使肺气通畅,补而不滞。纵观全方,以调补肺肾为主,兼顾脾胃,阴阳双补,并有化痰,理气行血之效,共使正气渐充,肺肾气调,气顺痰消,喘可平矣。且全方性味平和
,补而不燥,滋而不腻,适于长期服用。
(3)寓治于防,寓防于治
对于哮喘的治疗,发作时治其标,缓时治本为许多医家所推崇,这对于发作性哮喘,无疑是正确的治法。然纵观传统的治标平喘药,一般为辛温之麻黄、细辛,或寒峻之葶苈、桑皮等,均易耗伤正气,很难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尤其对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正气原本不足,若再用辛散寒峻之味,不啻犯虚虚之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减少发作比发作时缓解的治疗意义更大,即念念不忘扶正气。总之,发作期治疗尽量不用伤津耗气之品,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并将此精神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哮喘的治疗方法上,首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到冷空气的侵袭,要远离粉尘、花粉等这些过敏原,不要长时间待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平时要适当的待在人群比较少,地域比较开阔,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地方。
如果出现哮喘发作,可以使用随身携带的吸入装置或者是喷雾剂来进行治疗,如果病情很严重的情况下,需要立即拨打120送至医院进行就诊。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比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等。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