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细胞不高,根本不用吃抗菌素,吃了更不好,如果升高,这两种都可以的,阿奇霉素口服吸收差一些
淋巴结
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种淋巴结构,多为卵圆形。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如颈、腋下、腹股沟、腘、肘、肠系膜及肺门等处。淋巴结与淋巴管相连通,是淋巴回流的重要滤器,也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重要场所。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及同一动物体不同部位的淋巴结不尽相同。但是它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见淋巴循环)
形态与结构 淋巴结外观多为卵圆形或肾形。一侧有凹陷的门部,血管和神经由此出入淋巴结,并有一或二条输出淋巴管由门部离开淋巴结。与门部相对的凸面有较多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淋巴管的瓣膜控制着淋巴在淋巴结的单向流动。淋巴结表面有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内部形成许多小梁。小梁彼此相连构成淋巴结内部的支架。在小梁之间是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构成的淋巴结的实质部分。其组织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布在凸面被膜下,髓质分布在中央区和近门部区。皮质和髓质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皮质主要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散在其中的许多圆形淋巴小结样结构。同时,可见有较少的皮质淋巴窦在淋巴组织中穿行。皮质的弥散淋巴组织称为副皮质区。髓质由呈条索样网状的弥散淋巴组织形成的髓索和与条索结构间插的大量髓质淋巴窦构成(见图)。
皮质淋巴窦 以其分布可分为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围淋巴窦及副皮质区淋巴窦。各部位的淋巴窦是相互通连的。由身体各处回流的淋巴从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首先流入被膜下淋巴窦,再缓慢沿小梁周围淋巴窦进入副皮质区淋巴窦。淋巴窦由不具基膜的不连续的扁平内皮细胞组成的窦壁围成。窦内有许多多突起的网状细胞形成窦内的支架,并与窦壁内皮细胞相连。常可见呈星形的巨噬细胞以突起附着在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上。在窦腔流动的淋巴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淋巴小结 致密淋巴组织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通常分布在皮质近被膜下淋巴窦处或小梁的两侧。淋巴小结的细胞成分,主要有构成网状支架的网状细胞及填充在网孔中的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绝大多数是B淋巴细胞,少量是T淋巴细胞。
淋巴小结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它随抗原的刺激、免疫反应的发生和消退,可以从无到有,增多、增大和逐渐消失,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基本过程如下:在接触抗原刺激后,形成的初级淋巴小结一般较小,边界不明显,聚集着致敏转化形成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较少,表明淋巴细胞尚未大量增殖。巨噬细胞也较少。随着免疫效应的进一步发展,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小结体积增加,内部逐渐可以分出两个区域。在通过中心的纵切面上可见到朝向皮质淋巴窦的顶部——被苏木精深染的半月形的帽状区域,主要由小淋巴细胞构成,叫做小结冠。在小结冠的下方,小结的中下部多为大的或中等的淋巴细胞。常可见许多有丝分裂相。此区染色较小结冠淡,叫做生发中心。有时生发中心还可以区分为近小结冠的亮区和下部的暗区。暗区含有较多的大淋巴细胞,胞质着色较深。这些细胞可能由最初活化的 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它们经多次分裂分化,变为亮区的中淋巴细胞,再进一步分裂分化变为小结冠的小淋巴细胞,此时淋巴小结叫做次级淋巴小结。生发中心还有一种树突状细胞,细胞核椭圆或不规则形,有许多薄片状或细长的胞质突插入周围淋巴细胞之间,现认为细胞膜表面有FC受体,有依赖抗体聚集抗原,并将抗原提供淋巴细胞,促进免疫反应的能力。次级淋巴小结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依抗原的清除状况而定。如抗原被清除,则次级淋巴小结中的生发中心开始消退,淋巴母细胞减少,增殖活动减弱,淋巴小结也减少,叫做熄灭中的淋巴小结。随后,小结结构可较快的消失,不留痕迹。
副皮质区 分布在淋巴小结之间和小结与髓质之间的区域。在网状细胞形成的支架中,间插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和许多巨噬细胞。副皮质区又称为胸腺依赖区,是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部位。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见副皮质区淋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增多,副皮质区范围扩大。有时出现密集的淋巴细胞群落,其形态近似淋巴小结,故名T小结。T小结的大小很不一致,无明显的边界,也无生发中心及冠区。副皮质区也具有一种多突起的细胞,细胞突长,分支多,常彼此交插,叫做指状交插细胞。细胞表面有Ia抗原,有将抗原提供T淋巴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群集、分裂分化、促进免疫反应的功能。
髓质淋巴窦 与皮质淋巴窦具有同样的结构。髓质淋巴窦较皮质淋巴窦发达,间插在髓索间或髓索与小梁之间相互通连成网,进入淋巴结回流的淋巴,经皮质淋巴窦注入髓质淋巴窦,在髓质淋巴窦内缓慢回流后,最后在淋巴结门部从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
髓索 由网状细胞构成支架的条索状样淋巴组织相互连结成网,髓索中主要是B淋巴细胞,还有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成分。分泌抗体的浆细胞的数目随免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