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的急救措施是在急救过程当中应该先给予病人坐位或者是半卧位,同时打开病人的衣领,给予病人心理疏导,避免病人情绪紧张加重病情。此时可以给予病人使用药物,改善气道痉挛。施救过程中应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及时将病人转往空气清新的通风处。
现场急救内容包括3个方面:
1.施救地点为事发现场或转送医院途中。
2.施救人员为旁观目击者、自身受害者以及医护人员等。
3.施救方法主要有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体外除颤术(拳击除颤、电击除颤),以及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穿刺等常用最基本的救护技术。
故现场急救是各类灾害事故、突发急症等紧急处置的首要环节和前沿阵地,是后续进一步生命救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救需求也日益增多,故树立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个活动的流程即:策划——准备——执行——总结。
(一) 策划一般策划的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意义、活动参与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的流程、活动的具体流程、财务预算、活动的可执行报告、应急措施等。还可以加入宣传方案包含海报设计、卡片设计等。策划完成之后要提交上级批准,方案一经批准,就转入活动的准备期。
(二) 准备活动的准备期,一般要做的工作为:确认物资、各活动的负责人、人员安排、申请场地、展板申请、物品购买、人员邀请、应急措施所需物品。一个活动的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最终的效果。
(三) 执行活动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就是执行,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活动的成败。活动执行期包括:活动宣传、举办活动。活动执行期除了执行还一定要有相片、录音、视频记录。其中拍摄或者拍照是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以下用照片说话。1. 宣传宣传有几种方式:广播、BBS、海报、展板、传单、摆展2. 举办活动执行是在前期物资准备、前期宣传以及人员安排好之后进行的活动,考验大家的执行力了。另附《突发事件锦囊》拍照需要一些技巧,比如,发传单,大家尽量在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发并且拍照,还有在发传单的时候,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解释.拍摄角度很重要,大家拿到相机可以各个角度尝试下,会有惊喜的!
(四)总结一个活动结束后,就要进行下一个重要的环节——总结。总结一般包括:活动的流程、活动的进步、活动中的不足、照片说明。无论是策划还是总结,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排版,一个好的排版会给读者带来享受增加对活动的兴趣及欣赏。
急救器械包括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电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动洗胃机等。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计划,是政府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突发事件应对的标准化反应程序,是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和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
组织指挥是应急预案的重点内容,预案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统一、有序、高效的指挥和运行机制。
1、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需要设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主要负责人、组成人员及相应的职权。
2、应急指挥机构涉及的部门(单位)及其相应的职权和义务。
3、以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为主线,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报告、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环节的主管与协作联动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参与部门的职责。
(三)预防预警机制
应急预案的对象就是假定发生的突发事件,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准备,因此,预防预警机制是预案的关键内容。
1、信息监测。确定预警信息监测、收集、报告和发布的方法、程序,建立信息来源与分析、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预警行动。明确预警方法、渠道以及监督检查措施和信息交流与通报程序,预警期间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有关应急准备。
3、预警支持系统。建立预警体系和相关技术支持平台,明确使用、维护、改进系统的要求。
4、预警级别发布。明确预警级别的确定原则、信息确认与发布程序等。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的4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四)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即应急指挥机构应用反馈机制,合理应用应急力量和资源,把握时机强化控制力度,防止事态恶化;对已发生的事件,将其破坏力和影响范围控制在最低级别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组成员、危险源来源、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应急演练。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急救设施包括:急救车,急救医疗设备(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Gps调度指挥系统(深圳中兴公司,安克电子等)
应急机构和队伍、应急预案、应急设备器材和物资、应急救援演练、事故救援。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该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
(1 )组织体制。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人员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作机制。
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4个基本机制组成。
(3)法制基础。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4个层次: 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公民知情权法》 和《紧急动员法》等;由政府颁布的规章,如《应 急救援管理条例》等;包括预案在内的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规定等;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保障系统。
列于应急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最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气道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急救四大基本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内容。
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本行政区域制定的自然灾害救 助应急预案,当灾害损失达到相关预案启动条件时,由本级人
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启动预 案,进入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状态,按照预案规定的相关措施和 灾害情况,确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方案,开展自然灾害救
助应急工作。
如,立即发布应对和防范措施,紧急转移安置受 灾人员,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抚慰受灾人员,处理善后 事宜,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开展评估,采取救助措施等。
其中,转移安置是通过组织灾害避险以减少人员伤亡的 有效手段。
实施人员转移,将处于危险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 地带,政府要做好灾害预警预报,让群众明白灾害的威胁,
促使群众充分认识灾害风险,积极配合政府落实转移安置措 施。 另外,还有一些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众,靠自 身能力无法进行转移,政府机关必须安排人员和运输工具,
帮助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
转移出来以后,选择安全的安置 点,通过搭建帐篷、借住公用房屋、投亲靠友等途径,妥善 安置转移出来的受灾人员。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 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证群众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洁净水喝、有病能
得到及时医治,使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
在自然灾害应 急阶段,灾区县级人民政府应首先投入应急资金和物资,不 等不靠,保证受灾人员在12小时内得到初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