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单纯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效,还可能引发过敏、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美国胸科学会/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甚至建议:对于不需要住院的学龄前儿童肺炎来说,常规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如果考虑细菌性肺炎,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小儿肺炎的病程通常为5~7天,对于很多病例,治疗可能会持续一周或两周。抗生素一般用到孩子退热到平稳、全身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之后的3~5天。使用抗生素几乎超过一周,目的是为了巩固疗效,以免病情反复。当呼吸道感染痰多时,应以祛痰为主,不然孩子肺部的分泌物排泄不畅时,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完全有可能“由上而下”变成肺炎。浙大儿院小儿呼吸科权威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教授是2016年度浙江大学医德医风奖“浙大好医生”获得者,技术佳,口碑赞。陈志敏教授说,肺炎球菌疫苗,对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作用,不过这不是绝对的,不是打了疫苗就不会患肺炎。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孩子肺炎最常见的原因,不过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他讲了讲科室收治患儿的情况。只有20%患儿的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而另外80%的肺炎发病的原因多样。陈志敏教授说,所以要防肺炎,并非注射了肺炎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疫苗效果 现已证实接种对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对对种荚膜型的每一种都可产生抗体,在接种后的第3周,抗体的产生达到高峰。在对南非的金矿工人中调查接种疫苗2周至1年的观察表明,对6型和12型肺炎球菌荚膜型的保护率为76%和92%。在美国的研究也表明,接种疫苗后,可使疫苗所含荚膜型肺炎的发生率降低79%,使特异性肺炎球菌菌血症的发生率降低82%。一项初步报告表明,接种疫苗对于2岁以上镰状细胞性贫血及解剖性和功能性无脾的病人,有预防肺炎球菌疾病及菌血症的作用。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目前尚不能确定,现有资料表明保护性抗体至少可持续5年。 接种反应 接种疫苗后少数人可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轻微反应,小于1%的受种者可出现低热(<38.3℃)、肌痛和严重的局部反应。严重的接种反应,如过敏反应极为罕见,发生率约为5/100万次。患有其他已稳定的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的病人接种疫苗后,偶尔会出现复发。 禁忌症 1.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 3.具有严重心脏病或肺功能障碍的病人。 4.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注意事项 1.疫苗一定要注入皮下或肌内,注入皮内可致严重的局部反应。 2.当患有任何发热性呼吸道疾病或其他急性感染时,应推迟使用疫苗,除非医生认为不接种疫苗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3.已在应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病人,接种疫苗后不应中断使用抗生素。 4.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后效果不理想,不应给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