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咽炎 >

简易呼吸器压力阀什么情况下关闭?

时间:2023-06-09 20:46:21作者: xuhdhx

一、简易呼吸器压力阀什么情况下关闭?

简易呼吸器,是抢救时常用的一个设备, 适用于呼吸骤停或其他需要辅助呼吸的紧急情况。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可立即用于抢救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易呼吸器上有一个压力阀,在使用时打开状态,可以确保简易呼吸器提供的气压在安全范围40-60cmH20,避免造成气压伤。那么什么情况下关闭呢?

第一在检查简易呼吸器密闭性的时候,通常要关闭阀门检测。

第二在使用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压力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则打开压力安全阀。

二、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要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要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对。

进行心肺复苏术打开气道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1、仰头举颏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通常都是操作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压在患者的前额部,然后用力向下压,使患者的头部向上抬起,然后再用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以及中指抬起患者的颏部,从而使头部后仰而开放气道。

2、仰头抬颈法,操作者同样是用一只手的小鱼际肌压在患者的前额部向下压,另外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颈后部,然后向上抬起,从而使头向后仰,开放气道。

3、双手举颌法,操作者用双手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且托起,然后使头后仰,下颌骨向前移,可以打开气道,这种方法通常都是用于颈部外伤的患者,避免颈部移动,从而防止有可能颈椎骨折而导致二次损伤。

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返世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野世塌住)。

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颂圆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

三、首选打开气道的方法是

首选打开气盯虚激道的方法是仰额举颏法、仰额抬颈法、双手抬颌法和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

1、仰额举颏法,适用于大部分病人。

2、仰额抬誉哗颈法,即一手放在额头上,一手去摸病人的颈部。

3、双手抬颌法,即两个手去抬并在上颌。

4、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如外伤、颈椎损伤,要避免仰额举颏法,以免导致凯袜患者出现二次损伤。

四、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用什么方法打开气道

心肺复苏最常用的开放气道手法为“压额抬颌法”(迅薯磨手饥也作“仰头举颌法”),这种方法效果确切且单人操作方便,但是由于需要头部后仰,颈部弯曲,所以不适用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而对于怀疑有颈亩斗椎损伤的患者应采用抬下颌法开放气道以避免颈部运动。

抬下颌 清除分泌物

五、如何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p

p

pppp人如触电、溺水、自缢、中毒以及心脏病或癫痫发作时,呼吸可能停止,但如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予以抢救,很可能挽回生命。人工呼吸就是人为地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达到气体交换,促使患者恢复自动呼吸的救治目的。p

pppp1.做人工呼吸须具备5个条件:

pppp⑴患者呼吸道畅通,空气容易入出。p

pppp⑵解开患者衣扣,防止胸部受压,使其肺部伸缩自如。p

pppp⑶操作适当,不能造成肋骨损伤。p

pppp⑷每次压挤胸或背时,不能少于1/2的正常气体交换量。p

pppp⑸必须保持足够时间,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就不可随意放弃人工呼吸。p

pppp2.进行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p

pppp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p

pppp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p

pppp⑶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p

pppp⑷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女性有无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p

pppp⑸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p

pppp3.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p

pppp⑴口对口吹气法:病人应置于仰卧位,急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取合适姿势),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不使其漏气。进行人工呼吸者,在进行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贴紧病人的嘴,吹气入口;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高起亏纯;吹察空旦完气后嘴即离开,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最初吹的5-10口气要快些,以后则不必过快,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接着吹下一口气,就可以了。如此往复不止地操作,直到病人恢复自动呼吸或真正确诊死亡为止。每次吹气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p

pppp⑵口对鼻吹气法:如果碰到伤病患者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但必须将病人的嘴巴用手捏紧,防止气从口内排出。在进行此法时,要先将患者鼻内污物清除,以防阻败扰塞气道。用此法吹气时,应比口对口吹气法用力大些,时间长些。p无论用口对口还是用口对鼻吹气方法,最好都用纱布或手帕将病人口、鼻隔一下(但不能影响通气)。吹气次数每分钟成人不少于14-16p次,儿童不少于20次,婴儿不少于30次。p

pppp⑶俯卧压背法:此法古老但仍在普遍使用。由于病人俯卧,舌头易向口外坠出,救治者不必另花时间拉舌头,可赢得更多更快的抢救时间。此法简单易行,在救治触电、溺水、自缢者时常用。此法虽进气量不及口对口和口对鼻大,但比以后几种人工呼吸法效果好。

pppp其操作方法是:

pppp①将患者胸、腹贴地,腹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或一臂枕在头下,使胸廓扩大。

pppp②救治者两腿跪地面向患者头部,骑在患者腰臀上,把两手平放在患者背部肩胛下角的脊椎骨两旁,手掌根紧贴患者背部,用力向下压挤。

pppp③救治者在压挤患者背部时应俯身向前,慢慢用力下压,用力方向是向下向前推压,这时患者肺内空气已压出(即呼气),然后慢慢放手松回,使空气进入患者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便形成呼吸。每分钟可作14-16次。p

pppp⑷仰卧压胸法:此法不适于牙关紧闭舌向后坠的患者,对溺水、胸部创伤、肋骨骨折患者也不宜采用。此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病人表情,气体交换量较俯卧法为大。

pppp在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病人舌头拉出(最好设法固定,以防后缩阻喉)。其操作方法如下:

pppp①患者取仰卧位,p背部稍垫高,使胸部凸起。

pppp②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大腿两旁,将双手平放于患者乳房稍下部位(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双大拇指向内,靠近患者胸骨下端,余四指微弯向外,手掌根贴紧患者胸廓肋骨上,用力压挤其胸。

pppp③挤压方向、压挤方法同俯卧压背法。做此法时,救治者两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力推压患者胸廓,使其胸腔缩小,迫使气体由其肺内排出(即呼气),在此位置停2秒钟;然后再将双手松开,身体向后,略停3秒钟,使患者胸扩张,空气进入其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压启,每分钟14-16次,直到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p

pppp⑸仰卧伸臂压胸法:如伤员下肢或腰臀部负伤,无法用仰卧压胸法时,可采用此法。此法仍将患者仰卧,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头顶端,将患者双臂置胸前,握紧患者双腕,将其双臂向上与躯体呈直角,再向外拉与地平,维持2秒钟,使其胸廓扩张,引气入肺(即吸气);接着再将患者两臂收回,使之屈肘放于胸廓的前外侧,对着肋骨施加压力,持续2秒钟,使其胸廓缩小,挤气出肺(即呼气)。如此往复,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为止。此法仍为每分钟14-16次。p

pppp病人呼停止时要确保呼吸道畅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吹入的气量大人和孩子是不同的。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

1.p操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

2.p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

3.p深吸气,张大嘴,操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

4.p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

5.p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比起空气中的含氧率,呼出气中的氧气要低,但已足以维持生命。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

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作人工呼吸。

1.p将下巴突出,开通鼻腔及咽喉部。

2.p将下巴托起,闭紧嘴唇,以防漏气。

3.p深深吸气,对着鼻腔送气。

4.p松开嘴,用脸颊体察病人有否自主呼气。

5.p这种方法适宜下巴、口腔外伤的病人。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p

p

昏迷病人或心跳停止病人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病人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两种,即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儿童15次/分,婴儿20次/分,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病人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口对鼻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它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参考资料:

补充楼上两点:

一纤磨,被抢救者要平躺在地面或床上,不要枕枕头,以保持气管的畅通;

二,人工呼吸最答竖仔好与心脏按压交叉进行。即进行人工呼吸15、6次后,进行心脏按压十到二十次,再进行人工呼吸,再心脏按压,直到被抢救者恢复心脏跳动和自主呼吸为止。这样可以最清汪大限度地挽救被抢救者生命。

抢救者一手将病人鼻孔挤住,一手托下颚并将病人口唇张瞎滑开,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用里吹气,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方为有效;随后开放鼻孔,可听见到呼气声,并见胸廓回缩.开磨改腊始时先迅速吹气3-4次,然后每分钟均匀的重复吹气歼消16-20次`

怎样唯差进行尺山枝人工陵敏呼吸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