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做不好,健康中国实现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以“加强慢病防控 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座谈会上提出的问题可谓振聋发聩。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了解慢性管理模式,积极进行慢病防控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
由于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让普通人进行慢性病的防控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变得十分重要,目前主要的慢病管理模式有三种。
一、美国慢病管理模式--最早研究及初步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型(CCM)的国家
20世纪70-90年代是美国慢性病发病的高峰期,为了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美国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型动员政府、医护人员、患者均参与到管理活动当中,把慢性病管理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重点投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