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在 wHO分类中归于肺腺癌。自1876年 malassez报道本病以来,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但病因发病机理未阐明,而且其组织发生、亚型分类、以及究竟是肺腺癌的亚型,还是肺癌的独立类型等等均无统一认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些研究资料表明, bAC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barsky等[1]统计分析了1955~1990年1 527例肺癌各种类型构成比的动态变化发现,鳞癌从56.1%(1955~1960年)下降至22.2%(1986~1990年);同期,肺腺癌(包括 bAC)从14.6%上升至46.5%,大大超过鳞癌。 bAC的增长尤为显著,1955~1960年仅占肺癌的5%,70年代以来迅速上升,至1990年已达24%,几乎与鳞癌相等。而非 bAC肺腺癌变化不明显,表明肺腺癌的上升主要是 bAC发生率增长所致。这与 auerbach(美国1991年)和 ikeda(日本1911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bAC患者平均年龄低于非 bAC腺癌,前者为59.2±11.5岁;后者为64.1±13.5岁。女性肺癌1/4以上为 bAC,十分突出[1]。
[病因病理]
细支气管肺泡癌系起自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的肿瘤。
[临床表现]
可有咳嗽、咯血丝痰等表现。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基本上可见三种类型。
①单发结节,多难与周围型肺癌区别。体层或CT检查发现“空泡征”,有诊断价值。
②多发结节(广泛型),其结节多较粟粒结节为大,分布可不均匀。往往早期起于肺的一部分,后逐渐蔓延至全肺。
③渗出性病变,单一照片确诊较难。上肺野者往往误诊为肺结核;下肺野者往往误诊为肺炎。但抗炎或抗痨治疗均不能控制临床症状的发展及X线病灶的进展。
2.CT表现:
①多灶型表现两肺、一侧肺或某一叶多发病灶,大小不一,呈弥漫结节、团块状或片状影。
②单发结节型,常位于肺外围或胸膜下,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其内有“含气细支气管征”或“空泡征”,病变周边可有“胸膜皱缩征”。
③病变也可累及整个叶、段。其内有多发大小不等含气空腔;也可呈均一实变,内有“含气支气管征”,管壁不规整,僵硬和扭曲。
④以上各型均可合并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鉴别诊断]
单发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困难,难与其他孤立性肺结节病变如结核瘤和其他良性肺肿瘤鉴别;多发结节型应与其他多发结节性病变如尘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鉴别,痰检和临床症状有助鉴别。当病变局限某一肺叶或肺段时,如有多发空腔,需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若为均一实变,应鉴别病变包括肺炎,肺梗塞等。 至于治疗方法,现在有手术,放化疗及中医治疗,建议去医院诊治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