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长,看到孩子咳嗽、气喘,尤其是夜间症状加重时,心里总是揪成一团。支气管扩张剂作为缓解儿童呼吸道症状的常用药物,到底有哪些种类?它们的效果如何?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提到支气管扩张剂,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沙丁胺醇(如万托林)。这类药物属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能够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通常在5-10分钟内起效,效果可持续4-6小时。对于急性哮喘发作或运动诱发的喘息,SABA是首选的“救急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SABA虽然见效快,但并不能长期频繁使用。如果孩子每周需要使用SABA超过2次,或者夜间症状频繁发作,可能提示哮喘控制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与SABA不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作用时间更长,通常可持续12小时以上。常见的药物包括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LABA通常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使用,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LABA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ICS联合使用,以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如储雾罐)也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到达肺部。
除了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也是支气管扩张剂的重要成员。异丙托溴铵是常用的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常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辅助治疗。而噻托溴铵则是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长期管理。
对于儿童来说,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对β2受体激动剂不耐受),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是一种经典的支气管扩张剂,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目前在儿童中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难治性哮喘),医生仍可能会考虑使用茶碱类药物。
为了简化用药,提高依从性,许多药物采用了联合制剂的形式。例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和福莫特罗/布地奈德(信必可)都是LABA与ICS的联合制剂。这些药物不仅能够扩张支气管,还能减轻气道炎症,是哮喘长期控制的常用选择。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过敏原、冷空气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