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支气管炎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有何表现?

时间:2021-05-01 05:47:14作者: xiaoze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本病是由诸多病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咳嗽、呼吸困 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多种疾病的综合。该病于1997年 首先在北美发现。多发于18~20周龄的中后期育肥猪,病 猪表现生长缓慢或停滞,而且不同的猪场有不同的其他临 床症状。病原①原发性病原,一种或多种致病微生物。
  如 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 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 霍乱沙门氏菌等;②继发性病原,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 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猪链球菌、猪鼻支原体、猪巨细胞病毒、猪环状病毒等。
  病因多种病原因素的交互作用引发综合征,其因 有四:(1)激发者猪肺炎支原体是本病的激发者,或称为 导火线,它的存在使得感染上述的病毒和病菌更加容易。 尤其是支原体、霉形体与蓝耳病毒等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 系统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黏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増加本 病的易感性。
  (2)定时炸弹由于缺乏完善的后备母猪培育计划, 以及疫苗免疫的监测分析,致使猪群体的免疫水平不稳定, 埋下了此类疫病的定时炸弹。(3)应激断奶的综合应激作用,如离开母亲、断奶、 换地方、重新编群、注射疫苗、驱虫、换料等应激,促使本病 发生。(4)环境圈舍结构不合理、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 高、卫生状况差、频繁转群、混群或饲养密度大等管理不良, 也可是诱因。
  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无明显的季节 性,但是以秋末春初气候剧变,潮湿闷热时期多发;尤其在 饲料营养差、饲养管理不良、运输等诱因的作用下,可促进 本病发生。新疫区常呈爆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 重,发病率和死亡率皆较高。多见于断奶后2 ~8周时期。
   老疫区多取慢性或隐性型经过,临床症状不显著,病死率也 低。多见于13〜15周龄的育肥中期。临床症状 可分3型:(1)急性型见于新疫区的猪群,以断奶后2周期间多 发,病猪急性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咳嗽、呼吸 困难,腹肋部出现起伏式呼吸。
  有的并发腹泻、消瘦、打喷 嚏等症状。(2)慢性型见于老疫i的猪群,也多见于育肥的中 期,或由急性变为慢性。往往只是在晚间、清晨、吃食和运 动后发生咳嗽,这种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3)隐性型可由急性$和慢性型转变,病猪一般不 表现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襄被人忽视,是危险的传染来 源,只是在剖检时,方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
  剖检①肺尖叶、心f及膈叶的腹侧缘色变、紫红 或灰红色。②间质性肺炎,肺細胀、不塌陷。肺的花斑状不 倒坍和斑纹外观是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重症感染的典型 病变。③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甚至心肌与心包粘连,主要是纤维素或浆液纤维素性胸腹膜炎和关节 炎。
  ④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有的可见支原体肺 炎的分界明显的暗红色固化感染区,或肺有化脓灶,肺斑点 状或片状出血。⑤多数死亡猪有胃炎、胃溃疡,有些出现结 肠、盲肠内水样物而扩张或肠鼓气。预防要点①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不同来 源猪混群;②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改善圈舍环境;③喂饲全价日粮,降低饲养密度,提高管理质量;④严格按免疫程 序接种病因中的相关疫苗;⑤采用短期“脉冲式”给药进行 药物防治,给药途径为拌饲料投喂。
  治疗①饲料中添加药物,母猪:(泰妙菌素100克 +强力毒素100卑或金霉素300克)/吨,于产前、产后各7 天喂饲;仔猪:(泰妙菌素50克+强力霉素50克或金霉素 150克)/吨,连续饲喂约1个月;后备:(泰妙菌素100克+ 强力100克或金霉素400克)/吨,每月使用1周,喂至配 种;肥育猪:(氟甲砜霉素150克+磺胺二甲基嘧啶500克 +小苏打1000克+维生素C200克)/吨,连续饲喂1 ~2 周;②10%硫酸丁胺卡那霉素1毫升/10千克、1%美兰注射 液1毫升/10千克,0。
  5% ~ 1%异丙阿托品或硫酸阿托品 0。5~1毫升/10千克,混合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