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的规范治疗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有研究证明,患者缺乏哮喘知识与未接受规范的自我管理是导致哮喘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哮喘教育相关内容做一总
哮喘教育必要性
尽管我们对于该如何最佳的治疗哮喘患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但哮喘仍是人类的一个主要的生活负担。哮喘状况多变,不幸的是这些状况往往均不受掌控,如控制不加可导致频繁发作,最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病人能有效的参与疾病的管理,那么对于控制病情发作有着极大的帮助。然而,要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哮喘,患者应该进一步了解疾病的本质,如何评估控制水平,治疗的基本原则,自己病情的特殊性,以及学习自我管理的技能。哮喘的自我管理教育目前被认为是哮喘指南和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荐的最高级别的证据。
Plaza等人进行了一项维持一年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囊括230例轻至中度持续性成人哮喘患者,主要评估短期干预的基础上的哮喘教育对哮喘控制的影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干预主要包括每3--4个月为间隔进行面对面的会议,加上个性化管理,以及书面哮喘管理计划及对吸入装置的训练等。结果毋庸置疑,接受教育的哮喘患者组对哮喘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减少了急性加重次数及提高了生活质量。
哮喘教育管理中国现状
虽说健康教育管理是哮喘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哮喘的控制状况不容乐观,且我国对哮喘教育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医师对哮喘教育管理认识不充分。绝大多数医院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峰流速仪进行监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医生从未听说过峰流速仪。
2、医师对哮喘教育知识匮乏。随着GINA的更新,指南中对患者教育描述的越来越重要,而在国内,大部分治疗只注重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而忽视缓解期的控制用药,却忽视了对患者教育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这说明了我国哮喘教育和管理明显不足和落后。哮喘健康教育管理是对患者的,更重要的是对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哮喘健康教育管理的理解和掌握是提高患者患者控制水平的前提。
3、医患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提高病人后续治疗依从性的必要基础,医生和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沟通以提高医患之间互相的认识,建立互相信任交流合作的关系。
如何加强教育管理?
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给哮喘患者及家属或其他监护人提供适当的哮喘相关信息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根据医务人员提供的治疗方案很好的保持及调整治疗。哮喘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可以实现哮喘控制。
1、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大部分哮喘患者不知道进行哮喘检测的目的和方法,认为哮喘不发作可以不检测,说明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差。因此应该加强患者教育,普及哮喘自我检测及管理的知晓率,增强患者及家属自我管理的意识。
2、学会对疾病的预防
这是哮喘患者减少发病次数和严重程度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对疑有过敏的食物要禁食。对居住的环境要保持清洁,温暖干燥,空气流通,不接触刺激性的气味,避免养花及宠物。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若发现致敏物质,避免接触并立即排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使患者在不感觉劳累的前提下科学的、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均应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
3、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首先要告诉患者吸入激素气雾剂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打消患者的错误认识,其次教会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且每次患者复诊时都要再次询问患者的吸入装置的正确性及用药剂量等。
4、加强对自身疾病的监测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峰流速仪,使患者能正确评估气流阻塞的程度及病情改善情况,从而调动患者主动参与与治疗的积极性。建议患者回家后进行自我监测,建立哮喘日记,以便于掌握病情变化,也便于医生进行病情评估。
5、哮喘相关知识的教育
通过开办学习班的方式集中进行系统的哮喘教育和辅导使患者掌握哮喘的相关知识,包括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长期治疗的方法。定期举行哮喘患者座谈会,通过科学讲座,患者经验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提高患者依从性
但在临床实践中,可采用为患者提供书面管理计划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得到长期认可,而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又使得哮喘管理得到更好的实施,从而对改善患者疾病结果,增加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