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支气管炎 >

肺心病的诊治

时间:2021-04-30 13:30:05作者: hdhuxi.com

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因为此病发展缓慢,常常要数年或数十年才发展成为肺心病,所以,多见于老年人,是心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肺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长期咳嗽、咯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后或在阴冷季节里症状更为明显。在心肺功能代偿期,病人安静时可以没有症状,一旦稍微活动,就出现气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乏力、胸闷等症状。



  临床表现



  ( 1 )呼吸道原发症状: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肺心病早期常以咳嗽、咳痰和气短三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每逢寒冷季节,病情易出现急性发作,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并转为黄色。急性发作控制后,转为缓解期,则咳嗽减轻痰量减少,痰由黄转白、变稀。当病情继续进展,肺气肿程度加重,临床上逐渐出现气短症状,开始仅是活动量大时感到气短,劳动时耐力下降,逐渐发展到日常起居轻微活动就出现气短症状;严重时,甚至在静坐时或平卧时亦感气短。在严重呼吸困难时,病人被迫坐起,称为端坐呼吸。



  ( 2 )呼吸衰竭症状:呼吸衰竭主要由严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是肺功能不全的晚期表现。一般来说,肺心病先有缺氧,后有二氧化碳潴留,二者症状常常互相交叉,最后两者合并出现。慢性缺氧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食欲低下和疲乏无力,并有紫绀;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多无症状,但当二氧化碳分压超过 60 毫米汞柱时,大多先有头胀、头痛、多汗等征象,然后接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往往夜间失眠,白天嗜睡,并有幻觉、神志恍惚等肺性脑病前驱症状。



  ( 3 )心力衰竭症状:主要表现为右心衰竭症状,早期表现为咳嗽、气短、心悸、下肢踝部轻度浮肿。当右心衰竭加重时,逐渐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尿少、上腹胀痛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心率持续增快,紫绀、肝脏肿大以及周身浮肿现象亦加重并可见腹水。



  ( 4 )并发症症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胃肠道粘膜糜烂、坏死和渗血或因较长时间使用激素,诱发溃疡,可引起呕血、便血,肺性脑病的出现,往往是预后不良的征兆。由于严重感染或心力衰竭可出现休克、血压下降。还可缘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肾功能障碍可致原有少尿、浮肿进一步加剧。酸碱失衡可致口渴、尿少、神经、消化症状,有的可出现心律紊乱。



  诊断



  ( 1 )首先具有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其他肺胸廓疾病的历史和临床表现。如长期或间断性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



  ( 2 )在原发疾病的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的表现。



  ( 3 )具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心功能不全并经体检、心电图、 X 线、超声心动图(其中一项即可)所证实,并已排除其他疾病(如风心二狭、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类似表现者。



  治疗:

  控制呼吸道感染:参照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或庆大霉素等。



  改善呼吸功能:



  ① 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 吸氧:对轻、中度缺氧者,可间歇给氧,每小时吸氧40分钟,休息20分钟。对重度缺氧者,可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③ 应用呼吸兴奋剂:可给尼可刹米,除兴奋呼吸中枢外,对大脑皮质亦有兴奋作用,可使病者保持清醒状态,有利于排痰。山梗菜碱、回苏灵、氨茶碱等均可选用。



  控制心力衰竭:



  应用利尿剂,如口服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氨苯蝶啶,或静注尿酸钠、速尿等;应用强心剂,如毒毛旋花苷K0.125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40毫升内,静脉缓注,一日1-2次,或选用毛花甙丙(西地兰)。有肺性脑病者,可给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辅酶A、细胞色素C、谷氨酸等。

王永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河北省胸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