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肺癌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几千年来积累了许多治疗肺癌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肺癌的。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多由气血痰火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胸中积邪阻气,气不能通,痰即血。万恶相斗,恶必胜,却无法控制,反阵型有硬块”。说明邪气袭肺,结于胸中,肺失宣降,津液不散,痰聚,痰凝凝滞,阻肺络,痰瘀相碰而成肿块,致癌。
根据肺癌的不同时期、人体善恶的升降、患者体质的不同,在肺癌发生发展的临床过程中,常见以下五种不同的证候:
1.阴虚内热型
其特点是干咳或呛咳,痰少或无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干,便秘。舌暗红色,舌苔薄,脉弱。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百合固金汤。
2.气阴两虚症
症状包括咳嗽痰少、咳嗽声低、气短、气短、易出汗、食欲不振、消瘦、舌淡或舌红、苔少、脉沉弱。
治疗法则: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处方:麦味乌审汤。
3.气滞血淤型
表现为胸胁胀满,针刺等胸痛,痰中带血或咯血,每次情绪变化症状加重。舌暗红色,有瘀斑,舌苔薄黄,弦脉薄。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理气止痛。
处方:金铃子散、血府逐瘀汤。
4.饮停胸胁型
症状为咳嗽引起的胸痛、气短、不能躺下、咳痰过多、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法则:攻击,喝水。
处方:李大钊谢飞汤、瓜蒌椒目汤。
5.脾虚痰湿型
症状为经常咳嗽、咳痰过多、面色苍白、多泡、胸闷、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稀稀、舌质偏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滑。
治疗法则: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处方:二陈汤。
上述药物的剂量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不得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