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庭成员,领导要从“心理、理智、护理”三个方面尽快走出悲痛,理清思绪,与患者、医生并肩作战,与疾病抗争。
家里患了肺癌,对全家都是很大的打击。面对“癌症”这个词,有些人假装微笑,但内心的绝望甚至比病人还要糟糕。悲伤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来,家里终日阴云密布;有些人调整了情绪,但缺乏相关知识,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与医生合作。
心理——选择性地告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癌症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癌症知之甚少,认为只要得了癌症,就会被判死刑。有些人认为癌症有传染性或遗传性,但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现在癌症可以治疗了,家属可以通过网络和科普书籍来增加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晚期患者,尤其是精神较弱的患者,可以相对隐蔽和安抚,让他们尽可能安静地结束余生。但是,最明智的做法是在患者做好准备的时候,有选择地告知患者病情。这不仅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面对诊断和治疗,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许多临床实例表明,应适当告知患者一些情况,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担忧。随着治疗的进展,大多数病人的情况会好转。在有转机的时候,要抓住机会,一步一步向患者解释。如果患者无法接受,难过,绝望,甚至歇斯底里,家属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快帮他走出来。
道理——不相信广告,他的治疗是根据他的需要量身定制的。老潘听说西藏有一种藏药可以治食道癌,不惜花一万块钱通过朋友邮寄过去,不但完全没有改善父亲的病情,还耽误了治疗。目前,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药等。手术治疗一直是首选,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彻底的明确病灶的方法。小细胞肺癌和呼吸科一样,是全身性疾病,一般不做手术。近二十年来,化疗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它不再局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而是经常作为全身治疗纳入肺癌综合治疗。小细胞癌放疗最好,其次是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目前肺癌的治疗提倡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和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方案。
在化疗过程中,很多家属往往会混淆化疗周期和疗程这两个概念。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一天到21天或28天,即3 ~ 4周称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化疗药物不是每天都用,一般前1 ~ 2周用,后1 ~ 2周休息。目的是让患者有短暂的休息,直到骨髓功能恢复正常。一个疗程是指连续化疗2 ~ 3个周期,有些肿瘤需要化疗4 ~ 6个周期才算一个疗程。经过一个疗程后,往往会有较长时间的休息,一般为2 ~ 3个月,目的是恢复或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器官功能得到充分的调理。家属理解并知道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帮助医生计算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