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医学界改变了对晚期癌症治疗的思路:不提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彻底清除癌细胞,未接受标准化疗、不能耐受化疗或治疗成功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必须采用二线治疗。
专家指出,肺癌难以早期发现的原因是肺癌的发病具有隐蔽性。早期肺癌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展到晚期才会出现慢性咳嗽、喉咙嘶哑、咯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气短等症状。
有的放矢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过去,肺癌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肿瘤体积小、肿瘤细胞无转移的患者;放疗可以杀死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但人体正常细胞也可能一起受损。化疗作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也是“善恶不分”。
数据显示,如果肿瘤在第一次化疗后复发,25%至50%的患者不能耐受静脉化疗;第二次化疗后肿瘤复发,90%的患者无法忍受静脉化疗带来的危害。
晚期肺癌患者应考虑带瘤生存
目前对晚期癌症的医学治疗发生了变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应以彻底消灭癌细胞为目标,未接受标准化疗、不能耐受化疗或治疗成功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必须采用二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肿瘤使其不至于长大,即让患者随肿瘤存活;同时,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二线和三线治疗时,可以针对某一癌细胞或癌细胞的某一蛋白质或分子进行靶向治疗。
它能“分清敌友”,杀伤肿瘤细胞,对健康细胞影响不大,从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比如化疗就像一颗‘原子弹’,它的机制是‘什么细胞长得快就会杀死什么细胞’,所以会出现脱发、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而靶向治疗就像一枚激光制导导弹,可以有效避免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