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肺癌 >

喘息样支气管炎

时间:2021-05-06 12:30:03作者: hdhuxi.com
【病因】

  1、感染因素 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解剖特点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完善,故其粘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从而产生喘鸣音。 

  3、过敏体质因素 婴幼儿患病毒感染者甚多,仅一小部分患儿呈喘息样支气管炎表现,提示同一病毒在不同个别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如近年发现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出现特异性IgE抗体,其鼻咽分泌物中组织胺浓度明显高于同样感染而无喘息表现的患儿。其亲属往往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约30%左右的患儿曾患湿疹,测血清SIgE含量常见增高。

【症状】

  显示特点如下:

  ①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3岁小儿。

  ②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罗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③经治疗后,在第5~7天上述症状减轻。

  ④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⑤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3~4岁时复发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是有部分病例远期后发展转为支气管哮喘。

  北京儿童医院于1987~1989年对59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了4~21年回顾性追踪,结果41%转为哮喘,其中618%已经痊愈,尚有38.2%仍有哮喘发作。有过敏史、嗜酸细胞较高以及血清IgE升高者,往往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症。根据天津医学院儿科等单位(1989)对146例喘息样支气管为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疾病,因为两者的遗传史、过敏史、血清 IgE及肺功能均甚相似。西安医科大学儿科(1988年)也认为对3岁以下不明原因的反复喘息儿应考虑为婴幼儿哮喘,它与儿童哮喘可能是一种病在两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

  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提出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计分法):

  凡年龄<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样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3次者2分,

  ②肺部出现哮鸣者2分,

  ③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

  ④患儿有其它过敏史1分,

  ⑤一、二级亲属中有湿疹、皮炎或哮喘患病史1分。

  以上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并继续追踪观察。

【饮食保健】

  1.喘息样支气管炎食疗方:

  方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方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方3、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

【护理】

【治疗】

  1.预防: 根据上节所述,对喘息样支气管炎病儿,要注意家族与患儿自身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血清IgE水平等进行分析如有支气管哮喘可疑时,应及早给予哮喘的防治措施。

  2.其他注意事项:

  少吃多餐,进清淡易消化软食,忌过咸过甜食品。

【检查】

  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起病2周后,约2/a的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度大于1:32,如果滴度逐步升高时,更有诊断价值。约半数患者链球菌MG凝集试验阳性。凝集试验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传统实验方法,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理想。血清支原体IgM抗体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敏感,免疫荧光法特异性强,间接血凝法较实用)可进一步确诊。直接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可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及PCR技术等具有高效,特异而敏感等优点,易于推广,对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重要价值。

【鉴别】

  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的异同诸点综合于表24-11,可助鉴别诊断参考之用。

【并发症】

并发症可有支气管哮喘等。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