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发生的因素为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肺组织由于化脓菌感染引起组织炎症坏死,继而形成肺脓肿,如与支气管相通,则出现脓腔。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咳大量臭脓痰为其特征。
大多数肺脓肿可以治愈。内科保守治疗是首选。通过对患者的痰培养,可以确定肺脓肿中的细菌类型,并筛选出有效、强效的抗生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肺脓肿是可以控制的。对于有无法控制的肺脓肿、高热等严重症状的患者,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清除含肺脓肿。同时,应结合抗生素等治疗方法,加强患者的营养。肺脓肿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
在肺部会形成脓肿样的病灶,伴有咳嗽、咳黄痰,然后有发热、体温可以高达39℃以上,无汗的情况。一旦发生症状时,痰就是很多,咳大量脓臭痰,有臭味。有的病人会有痰中带血,肺脓肿经过有效的治疗,症状出现好转时,咳嗽、咳痰的症状会明显减轻,痰量会逐渐减少,体温也会降至正常。
抗生素治疗,治疗急性肺脓肿感染的细菌,包括大量厌氧菌对青霉素比较敏感,效果好,排痰、祛痰药物口服,可使痰易咳出,痰粘稠者可采用气道湿化,如蒸汽吸入、超声检查等雾化吸入法,为方便排痰,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3个月后内科治疗,对脓腔仍不能缩小、感染不能控制的患者可手术切除。
肺脓肿要根据病原体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治疗疗程需要八到十二周的,直至X线胸片脓腔和炎症消失,或仅有少量的残留纤维化,具体治愈时间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病情而定,对于病程超过三个月的,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或估计不易闭合的人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了。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发病急骤,病人怕寒身体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随着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痰,炎症还会波及局部胸膜从而引起胸痛。慢性肺脓肿的病人会有慢性咳嗽,咳脓痰,伴随着继发感染和不规则发热等状况,常呈贫血,消瘦慢性消耗的症状、。
首先看血常规能检查些什么。
血常规检验内容及意义:检验内容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其比例、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四大项。这些数值都有一个生理性变化幅度,每天可能都不一致,只要在正常变化范围内都认为是正常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反映有无贫血和贫血种类,血小板计数反映凝血功能有无异常,白细胞计数在感染、骨髓抑制、骨髓造血组织肿瘤时数值可大幅偏离正常值。
接下来再看恶性肿瘤对血液组成成分变化有哪些影响。
恶性肿瘤早期在原发部位生长、继之向周围组织浸润扩展、再后来通过血液、淋巴两个通道向远程转移扩散。假如不加治疗,最终结局是破坏原发和转移器官的结构、使其丧失功能,并争夺机体营养导致衰竭消耗而亡。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恶性肿瘤(白血病除外)早期阶段局限于原发部位,癌细胞既不进入血液,也没有明显地争夺营养,所以早期恶性肿瘤在血常规是没有反应的。随着肿瘤的进展,身体的消耗,消化道肿瘤妨碍进食等原因,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这时血常规可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但这是没有特异性的,其他疾病也可以有贫血,贫血对肿瘤的诊断没有特异价值。恶性肿瘤合并感染也可引起白细胞反应性升高。如果肿瘤细胞发生血行转移,理论上在血液中可以找到肿瘤细胞,但事实上不大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检验技术和项目,因为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血液中极为稀少,想通过几滴化验样本找到它几乎不可能,就是偶尔找到一个识别和定性也是个问题。因此,恶性肿瘤晚期血常规有变化(贫血)但无特异性价值,也不能通过血常规来诊断恶性肿瘤。
血常规对有一种恶性肿瘤就很有价值,往往是通过血常规最先发现的,那就是白血病。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幼稚不成熟的肿瘤细胞最先释放入血,通过血常规在周围血液中可发现白细胞系列某种成分异常增高,大大超过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反应性升高,并且细胞的形态也异常,这时候医生就会想到白血病的可能,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活检,最终要以骨髓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来确诊。
中药对肺脓肿没有治疗作用。肺脓肿的治疗主要为痰液引流和抗感染治疗。痰液引流的方式包括体位引流、支气管镜引流等;抗感染治疗应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合的药物。血源性肺脓肿主要为葡萄球菌感染,应使用抗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吸入性肺脓肿应使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
肺脓肿主要是感染了病原菌,病原体就会在体内产生增殖,所以引起一些肺结构的破坏,这时候就容易形成脓腔炎的变化,对于肺脓肿在确诊后可以及时进行治疗,这有利于缓解病情,这时候最好是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对症治疗,这才能避免病情恶化。
可以吃薏米仁,鱼腥草,紫菜等进行排脓,肺脓肿的治疗以抗感染和引流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因为肺脓肿,不容易将痰排出或者是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可以给予适当的吸氧等对症处理,肺脓肿是非常常见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性炎症,引起肺脓肿的病原菌种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