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 性别:女年龄:50病情描述:每年秋天咳嗽,已有10年,有过敏性鼻炎,对蒿属植物、花生、大豆过敏,一个月前因咳嗽住院15天,住院时咳嗽已有2个月,珍断为气管炎,胸片正常,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开始用头胞曲松5天,后改用阿奇霉素10天,出院时呼吸道病毒还是阳性,医生说不能再用药了,出院后一直感觉气管不舒服,不咳嗽,有时胸闷。前几天吃了十几付中药,没什么效果。请问我该怎么办。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蒿属植物、艾蒿、花生、大豆过敏。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专家给个建议。 发病时间:不清楚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又称融合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圆形,大小不一,直径为100~300nm。核心为单股RNA,外有核壳,最外一层为带有刺状突起的包膜。因不含血凝素,故无血凝作用。病毒能在人体呼吸道细胞和人肾、猴肾等细胞培养中生长,并产生病变。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分4个亚型。抵抗力弱,不耐乙醚、酸、热及冻融,pH3以下和55℃五分钟即可灭活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在全球属于引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起因,又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也是引致1岁以下婴儿肺部受感染的最普遍原因。能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气管、肺部及中耳的感染。
病征
患者会发烧并有其它症状,例如发冷、头痛、食欲减退、身体感到痛楚或软弱无力。
如健康人士“中招”,通常可自行痊愈,在2~3天内病症会逐渐消退。但如果感染者是老幼,或是有长期病患的长者,就有可能因而引致其它的并发症,严重者会致命。如患者是婴儿,更会间中有肠胃失调的现象。初生婴儿因气管较窄,如染病婴儿不足一岁,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吃奶,若婴儿患者患先天性心脏病,受感染后可加重心脏负荷。
RSV在秋、冬及春委很常见,病症较流感轻微,但婴儿、长者或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容易出现肺炎。
感染RSV以后多数患儿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少数则出现需住院治疗的严重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和肺炎,
导致这种病情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随着对其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RSV毛支患儿基因型的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8,4,10和表面活性蛋白等均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与RSV毛支的疾病易感性、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关.
传播途径
直接与患者的分泌物、飞沫接触,或间接与受污染的手、餐具,或受患者鼻分泌物感染的物件接触,都可传播病毒。每年3月—9月是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散播报高峰期。
潜伏期
潜伏期由1~10天,通常为5~7天。
治理方法
这种感染通常在2至5日内痊愈。大部分病人可用氧气疗法或管饲法等支持疗法舒缓病况。如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病,可考虑采用抗病毒剂。如有因细菌引起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土耳其Tahan等报告,克拉霉素治疗RSV细支气管炎的短期效果良好,临床与实验室结果显著改善。(并发症,例如肺炎、窦炎或中耳感染,患者或须服用抗生素。)
预防方法
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饮食用具用后应加以消毒,减少传播疾病的机会。
患者应避免接触儿童或抵抗力弱的人士。
目前并无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
感冒,也就医生口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所以快克等感冒药都是抗病毒的,才销量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