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肺炎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在冬季和春季气温变化较大,突然变冷变暖时尤为常见。肺炎多由感冒治疗不及时(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向下扩散至肺部引起,少数可由血源性感染或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引起。
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短、咳嗽带锈痰、听诊有干湿罗音等。
预防肺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及早治疗感冒
感冒是喉部环状软骨(包括咽、喉、腭扁桃体和鼻子)上方的感染。大部分都是被病毒感染的。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部分都可以在几天内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感染会扩散到肺部,引起肺炎。这种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预防这类肺炎,要注意预防感冒,尽早治愈,做到“防微持续”。
接种肺炎疫苗
对于没有上述肺炎诱因的健康人来说,是不能坐视不管的。肺部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通,随时可能被病原体侵入,导致炎症。因此,健康人群(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每年都要接种肺炎疫苗,以增强免疫力。虽然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避免肺炎,但一旦发生,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的发生。).
防止血源感染
还有少数肺炎患者,肺炎的病因不是感冒,而是肺外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其发病机制是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的病原体(几乎全部是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导致肺部感染,故称为血源性肺炎。这种感染虽然少见,但要积极预防,及早治疗,避免“城门失火,水池养鱼”。
防止邻近感染
邻近感染是肺附近组织器官(如心外膜、胸膜、肝、胆、脾等)的感染。),其病原体直接扩散到肺部,导致肺组织炎症、充血、水肿。这种感染虽然比较少见,但要积极预防,尽早治疗,避免病原体“扩权侵城,掠夺土地”。
避免接触病人
肺炎虽然不是法定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深呼吸、大声说话、打喷嚏、剧烈咳嗽等方式传播病原体,因此健康人群(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肺炎患者接触。同时,在呼吸道感染高发时期(如冬季、春季),人们应避免去拥挤的市场、商店、广场、电影院,以免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而引起肺炎。
如果不幸患了肺炎,患者不仅要立即去医院就医,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配合医务人员,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