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治疗方法 特应性变应原及可能诱因的回避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糖皮质激素可下调前炎因子的产生,阻止Th2型细胞因子合成和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抑制基因转录,诱导 相关栏目: - 肾内科 - 呼吸内科 - 心内科 - 消化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科 - 风湿科 - 神经内科 推荐搜索:症状 治疗 哮喘 细胞 过敏 反应 粒细胞 因素 发病 支气管 哮喘治疗方法特应性变应原及可能诱因的回避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糖皮质激素可下调前炎因子的产生,阻止Th2型细胞因子合成和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抑制基因转录,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可全身给药,如予甲基泼尼松龙、氢化考地松、泼尼松(静脉或口服)亦可可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二丙酸倍氯松(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必可酮)、布的奈得(Budesonide,普米可)等。②β2受体激动剂,如羟甲异丁肾上腺素(沙丁胺醇,舒喘灵)、叔丁喘宁(喘康速)、酚丙喘宁(Fonoterol)等,吸入后可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③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二纳、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安可来及抗组织胺药酮替酚等,均有一定治疗作用。④茶碱类药物因抑制磷酸二脂酶而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国内仍广泛应用,有短效氨茶碱及茶碱缓释剂。免疫治疗在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激素依靠型或激素反抗型哮喘,可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氨甲喋呤、环孢霉素、三乙酰竹桃霉素(TAO)和金制剂等。为了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或矫正免疫缺陷,可应用免疫调整或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菌苗等。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1997~1998年,WHO和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哮喘患者采用SIT治疗的建议:a.多种过敏原或非过敏原所致者,SIT无效;b.青少年效果比老年人好;c.SIT注射必须在无症状期进行;d.患者FEV1在70 % pre以上;e.花粉哮喘是良好适应症;f.对动物过敏又不愿放弃饲养者可行;g.交链霉菌和分枝孢子菌属过敏者可行SIT。此外,抗原制作必须标准化,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发病原因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被激活所致的Ⅰ型超敏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能解释全部病因。1、 遗传因素发病有家族性,提示遗传因素与发病相关。目前已经明确许多基因参与发病。总IgE及特异性IgE(sIgE)的产生及气道的高反应性均为特定基因控制。研究提示,常染色体11q、12q、13 q上有控制IgE的反应性的基因,过敏性哮喘与第11染色体上D11S97的DNA多态性有关。2、 诱发因素哮喘诱发因素很多,按发病诱因,可将哮喘分为:过敏性(allergic),占哮喘症的60%,多于儿童期起病,有家族史,常伴有其他特应性过敏症,30%左右可进入成年期,但引起死亡者少见;特发性(idiopathic),占过敏症的30%,多发年龄多大于40岁或婴幼儿(infants),很少伴发其他特应性过敏症,无家族史,诱因不清,可变成慢性,甚至引起死亡;其他型,占哮喘症的10%,发病年龄不定,很少伴发其他特应性过敏症,无家族史,诱因可为阿司匹林、曲霉、癌等,预后不定。a.特异性变应原 常见有季节性的过敏原,如花粉(草、树);常年性变应原如屋尘、尘螨、动物毛屑、霉菌及职业性抗原等,侵入途径大多为吸入。食物、化学制品、药品等,也可以经胃肠道、皮肤接触或注射引发哮喘。过敏原引起哮喘的机制属于Ⅰ型超敏反应。b.呼吸道感染 儿童期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生有密切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的感染,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也能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此外,病毒感染引起的气道上皮损伤和神经末梢暴露,也与气道反应性增高有关。c.触发因素 大气污染、烟尘、运动、冷空气刺激、精神刺激以及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均可诱发哮喘,但这些因素可能仅是促使气道狭窄诱发哮喘的动因,并非真正病因。d.药物 致哮喘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类(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安乃近、布洛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