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因与病机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好的问题,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二者具有三重关系!
首先,有果必有因,治病重视因果。人体出现的病理变化,必定有始动的因素,以及连锁的反应因素,如人体受寒后膀胱经功能失常,进而联动肺经,甚至肾经的功能异常。中医把疾病因素分为了三大类,即外因的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的七情,以及饮食劳倦等不内外因。治疗疾病,必须先要祛除病因,杜绝疾病继续发生的因素,治疗才能有效,所以重视病因,了解病机,是中医诊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第一步。
其次,因去果在,病机寻主因。临床中,会出现很多病人的发病因素虽然祛除了,但是脏腑经络已经受损,不能自我恢复,或者发病因素难以确定,此时,就需要把握准病机用药。这里面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用合适的辨病辨证方法,如六经诊疗体系、八纲诊疗体系、三焦诊疗体系、或者脏腑诊疗体系,分析把握病机;二是通过人体的寒热虚实等趋向,把握内在风寒暑湿燥火偏性,确定内在主因,适当加减用药,不失气宜。
第三,正气得养,病因不存。病人与医生,都是为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在诊疗中,要通过病机分析,明确患者脏腑功能的精准偏性,有针对性的调补,恢复人体脏腑功能平衡,从而可以抵御病因侵袭,使病因不存于身。当然,这里的疗法,是一个综合疗法,除了药物,包括运动、心理等疗法!
疾病诊疗是人类的思维实践活动,所以病因与病机关系的核心,是如何分析病机,使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认识病机?由此也衍化除了经方派和时方派,这也是中医不断争议所在,也是中医未来出路所在!大家在中医临床中,使用的是什么辨病辨证体系?可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