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家庭栽培及养护
佛手,古称飞穰,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香橼,属芸香科柑桔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佛手原产中国和印度,是一种名贵的果花卉和药用植物,也是我国著名的观果花卉之一。
佛手,株高1-2米,常绿,枝叶灰绿色,嫩枝新叶微带紫红,具短硬棘刺,有香气。单叶互生,柄短,无箭叶,革质。叶椭圆,先端钝圆,有透明油点,边缘有波状锯齿。花小,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有白、红、紫等色,以白色为多,花冠5瓣,总状花序。一年可多次开花、结果。果实11-12月成熟,果实圆形或卵形,皮皱,鲜黄色,有光泽。先端开裂,似手指状,张开的称“开佛手”,卷曲半握状的称“拳佛手”。一般春天开花,结的果实称伏果,先端分裂如指,多为“开佛手”。夏季一般不开花或开花很少,结的果实,先端呈半分半合状。秋天开花,结的果实称秋果,先端如握拳状,多为“拳佛手”。白、紫花结的伏果为“开佛手”,秋果为“拳佛手”;红花结的不管是伏果还是秋果,多为“拳佛手”。
佛手冬至时成熟,果实呈古铜色,香气袭人,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一种健胃、理气的中药。用佛手的叶、花、果泡茶浸酒饮用,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
如何使佛手长得叶茂果形好?
佛手如果养护不好,很容易落叶,大量落叶会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导致开花不好座果难,甚至不开花不结果。所以要养好佛手,保叶很重要。
佛手植株每年春、夏、秋季都要抽梢一次,春梢、夏梢要及时剪除,秋梢可保部分健壮枝留待来年结果外,其余的也要剪除,以免与叶片生长争夺养分。有的佛手生长过程中,叶片呈黄绿色或出现黑褐斑,说明土中缺钾,需增施钾肥。如果佛手叶片发黄,光泽暗淡,说明土壤碱性大,可每月施一次矾肥水(硫酸亚铁),增加土壤酸性。如果佛手光长叶不开花,说明氮肥过多,可停施氮肥,增施磷肥。如果佛手枝叶不茂,长势不好,花少又不易座果,说明氮肥不足,可增施氮肥。另外,每年要重视施好施足采后肥与催芽肥,采后肥必须在11月中旬进行,催芽肥必须在3月中旬进行。催芽肥施得过多了,不但不能多花多果,反而会多生6月梢,影响座果。
要想使佛手座果好、果形美,还要注意保护好春天开的花。6-8月结的“伏果”,“伏果”多为开佛手,前端开裂如手指,果形美观,白色花和紫色花品种的佛手,伏果为开手佛,秋果为拳佛手。红花品种佛手的果是拳佛手。品种选择也很重要。
怎样繁殖佛手?
佛手虽结果,但没有种子,所以只能通过无性繁殖,延续后代。
繁殖佛手可用嫁接、扦插、高空压条方法行。
(1)嫁接法:包括切接法、盖头皮嫁接法和靠接法。
①切接法:在3月底到4月初进行。选6-9厘米长的1-2年生嫩枝作接穗,保留2-3个芽,去叶留柄,将接穗下端两侧用刀各削一刀,使其呈楔形备用。选4-5年枸桔或酸橙子实生苗作砧木,在距地面3-6厘米处将砧木剪断,用刀砧木一边稍带木质部处向下切3厘米深一个切口。然后将接穗插入切口,使形成层对准,再用麻纤维扎紧,封上湿泥土,保持湿润,约经40天左右,接穗抽出嫩枝,待长到20厘米高时,定干打头,起苗上盆。
②盖头皮嫁接法:选2-3年生的枸桔或柚子实生苗作砧木,先移入盆内。靠近佛手母株盆放好。在砧木离盆面10-15厘米处剪去主干,用刀在砧木平滑的两边,自下而上一长一短各削一刀,长的一边削成3厘米长的“盾”形切面,短的一边削成较短的“马蹄形”削口。以佛手母株上的下蓬枝作接穗,将接穗一端稍带木质部的部分自下而上削成比砧木切口稍长的切口,注意不要将削口上层的皮削断,使削口另一端的皮边着,并去掉皮上的木质部分。然后使砧木靠近接穗的切口,进行靠接,让切口上的皮层盖住砧木的短削口,使其形成层对准,再用麻纤维扎紧,糊上湿泥,外裹塑料薄膜。约经40天左右,嫁接成活,切离母株,置阴凉处养护。
③靠接法:和盖头皮嫁接法相同,只是在嫁接成活后,从接穗的接口处以下保留10厘米左右长的枝条剪离母株,然后再移入插床中扦插。待剪口处生根后,再从靠接的接口处下端剪断。这样就可得一株靠接苗,又可得一株扦插苗。
(2)扦插法:每年4-8月均可进行。选佛手植株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每段12厘米长,保留4-5个芽,插入插床6-8厘米深,外露2个芽,合理浇水,保持插床湿润,一个月左右可生根上盆。
(3)高空压条法:在每年5-7月气温较高时进行容易成活。选生长旺盛的高枝条,在适当部位由下向上斜向划一刀,及至枝条髓部,用毛毡或塑料布将划分部分包裹成筒状,再用绳将下部扎紧,筒内灌上湿土,每天浇水,使其内保持湿润,置阴凉处养护,约1个月可生根,剪下移入盆内精心养护。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片,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实。佛手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以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雅称“金佛手”,集药用观赏于一体,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佛手属芸香科柑橘亚科,其性状与柑橘、柚等果木类似,与香橼、柠檬等有近缘关系。佛手原产佛教之国——印度,后传入我国种植。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胃、肺经,有舒肝理气,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胃痛,嗳气呕恶,咳嗽痰多,胸闷胸痛等。《本草便读》言其“理气快膈,惟肝脾气滞者宜之”。《本草纲目》言“佛手柑。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漱;煮汤,治心下气痛”。现代医学分析,佛手干果中含柠檬油素、微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以及多种维生素,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并能抑制离体肠管运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解痉作用。
现介绍几则佛手食疗方,供选用。
1.佛手粥:佛手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佛手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可舒肝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纳差食少,咳嗽痰多,胸闷等。
2.清炒佛手:佛手250克,调味品各适量。将佛手洗净,切丝,锅中放素油烧热后,放葱姜煸香,而后放入佛手,炒至熟时,调入食盐、味精等即成。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水肿,痰湿咳嗽。
3.佛手炒芹菜:佛手、芹菜、调味品各适量。将佛手、芹菜洗净,切丝;锅中放素油烧热后,放葱姜煸香,而后放入佛手、芹菜同炒待熟时,调入食盐、味精等,炒熟服食。可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头目眩晕,脘腹胀满等。
4.瓜络佛手猪肝汤:猪肝150克,丝瓜络20克,合欢花、山楂各10克,佛手、菊花、橘皮各6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肝洗净切片,余药加沸水浸泡1小时后去渣取汁,纳入肝片,食盐、味精、料酒少许,蒸熟,将猪肝取出加芝麻油少许调味服食,每日1剂。可疏肝通络,解郁理气,适用于女子痛经。
5.竹笋佛手消斑羹:竹笋、佛手、生姜各适量。将竹笋切片,与佛手、生姜用水煮透,加盐适量调匀,在锅内冷腌24小时后即可服用,连续1~2月。可化痰消斑,可改善或消除妇女面部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