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驱寒的,可以泡脚。你长痘痘是上火,夏天吃姜容易上火吧。去湿气可以吃赤小豆和薏仁米煮的水,如果你是女孩子提前把这两个用锅子炒一下然后再煮,因为寒大,每天可以喝这个水,去湿气这个最好用。基本半个月左右软便就能成型了。
生姜泡脚可以除湿气,生姜、陈醋熬制成汁泡脚还能治疗脚气,功效显著呢。
当然可以的,不仅除湿,而且还可以消除痘痘。
可以泡的,生姜片泡脚
方法: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功效:桂皮主要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虽然是家中常备的香料,但是桂皮泡脚有温补肾阳的功效,也能起到驱寒的作用。
艾叶
方法: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生姜泡脚提到的方法相同。
功效: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叶泡脚的好处,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红花
方法:方法与生姜泡脚的方法相同,取10-15克红花即可。
完全的治 .愈你可以每天使用二杯德铺的沁炎清茶啊,然后在就是食疗:
1.梨1个,白胡椒数粒,将胡椒放入剖开去核的梨内,水煎服。能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2、韭菜根3小把洗净,红枣50g,水煎服。
3、葱须7个,梨1个,白糖15g,水煎吃梨喝汤。
4、白萝卜片、干姜片、梨片各适量,水煎随意服。
5、大蒜20头,瘦猪肉100g,盐、酱油各适量。将蒜去皮洗净,猪肉切片,猪肉于旺火锅上热油煸炒,下蒜瓣再炒片刻,再放入调料稍炒即成,常佐餐用。
6、橘饼30g,大蒜1.5g切碎,水煎内服。
7、绿茶(如龙井茶等)15g,鸡蛋2个。将蛋壳刷洗干净,与茶叶一起入砂锅内,和水2碗煎煮,蛋熟去皮再煮,水煮干时吃蛋。
8、茶叶、干橘皮各2g,红糖30g,开水泡6分钟,午饭后服1次。
可以的,这是很好的,这个可以通气的
生姜是性温,既不是凉性,也不是热性。倒是生姜皮性味辛凉。不过其功效是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生姜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消化系统方面,归肺经,脾经和胃经的。在呼吸系统方面,只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还有一个“生姜饴糖汤”,功效是“以生姜温肺化痰、止咳,饴糖润肺被虚。用于虚寒性咳嗽咯痰”。我还真的不知道你说的那个方子。如果要服用生姜的话,要切记“阴虚内热者及热盛之症忌用”。关于支气管炎的药方,我在下面给您发几个。希望对您有用。
1.川贝粉3~6克温开水吞服,每日2次,适用于咳嗽痰多者.
2.白果仁3克,杏仁3克,水煎服,每日1煎
以上两方适用于久咳体虚者
1.沙参15克,百合15克,川贝母3克
做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
支气管炎中药方3-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按语】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汤宣肺定喘,郭老认为加桑白皮开肺气,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效果较好.
还想告诉您,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不比西药差,而且副作用小。但是,在吃中药之前,一定要知道你是因为什么换的病,也就是说你的病根是由什么引起的,寒,还是热。这个很重要,在临床上,相同的病征并不代表相同的病因。所以中药要慎用。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您试试针灸。针灸很神奇的。如果对证了,效果特别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