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常见原因有: 1. 急性胃炎的继续: 急性胃炎的病因未能去除,或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就会反复发作,逐步演变为慢性胃炎。 2. 饮酒:酒精对胃黏膜的的损害是直接的。可以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这样便可急性胃炎。如果长期饮酒,可使胃黏膜细胞胞浆脱水并发生沉淀,产生慢性炎症,并且酒的浓度越高,损伤作用越强。 3. 吸烟: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人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更为严重。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在消化系统,尼古丁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产生局部炎症,烟草中的烟碱可使人产生中枢性恶心、呕吐,还可使肠蠕动加快,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4. 药物:一些药物可引起慢性胃炎,这是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得出的结论。例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若长期作用胃黏膜,则可以发生慢性胃炎。 5. 饮食:有些人饮食不节制,或暴饮暴食,或过冷过热,或经常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蒜等,都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有些人偏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或B族维生素,也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6. 其他系统病变引起的慢性胃炎: 肺源性心脏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可使胃黏膜长期淤血,循环受阻,使胃黏膜细胞处于缺氧状态,营养受到障碍致使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 另外,口腔、咽喉部或鼻腔的慢性炎症,如龋齿、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的细菌或毒素进入胃内,刺激胃黏膜使之产生炎症。内分泌功能障碍,如甲亢、甲低、糖尿病等都可伴发慢性胃炎。 7.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精神刺激、忧郁、劳累、愤怒等,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在胃部可表现为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使胃黏膜发生缺血、水肿,也可使胃酸分泌异常,或分泌过多,或分泌过少,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即可发生慢性胃炎。因此说,精神因素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8. 胆汁反流: 正常人肝脏分泌胆汁经过胆道进入肠道,对食物进行消化。部分患者由于胆道系统有慢性炎症或幽门功能紊乱,即可发生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入胃可损害胃黏膜皱襞,H+由胃腔渗透入胃粘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使组织胺分泌增多,毛细血管淤血,胃黏膜血流量减低,胆盐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泌素分泌,使胃酸分泌增加,加重了胃壁的损伤,胃黏膜可出现炎症、糜烂、出血、增生等。
【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需要知道引起胃炎的发病机制,生活中很少有一开始就是慢性胃炎的情况,大部分前期都有急性胃炎的经历,比如不注意饮食习惯、比如感染幽门螺杆菌、比如服用止痛药等等,相同的是胃部病变有急性炎症变为慢性炎症,那么引起胃炎的具体机理是什么呢?
胃炎的病因颇多,大致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常见的内源性病因有病毒和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白喉、猩红热、肺炎、伤寒、肝炎、
流感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外源性
病因有化学性(药物)、物理性(温度的和机械的)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化学
刺激可来自烟草(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物质)、烈酒、浓茶,内服
药物如水杨酸盐类和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药,物理刺激如过烫、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急性
胃肠炎,致病细菌以幽门螺杆菌、沙门菌属及副溶血弧菌为常见,毒素以金
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常见,而以肉毒杆菌毒素所引起的病情最为严重。病毒感染常为流
感、肠道病毒等。
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致病因子损伤了胃黏膜防御机制。后者包括黏膜屏障、
黏液 HCO3-屏障、上皮快速修复功能、黏膜血流、前列腺素以及某些调节肽(表皮生长
因子、生长抑素等)。各成分相互联系,可防御各种外来、内在的损害因子的损伤。而胃
炎的发生首先是由于各种过强的损害因子直接或间接削弱胃黏膜防御机制的某一种或几
种成分,胃腔中的 H+反弥散到胃壁,引起血管充血、出血、黏膜水肿等炎症反应,并使
胃黏膜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出现糜烂、出血。非甾体消炎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胃黏膜修复功能降低。应激性损伤表现有皮质-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亢进。急性胃炎在病因祛除后,可望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如病因长期持续存在,就会变为慢性胃炎。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