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 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主 要功能是:
(1) 运输功能:将营养物质和氧运送到机体细胞,将机体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 化碳送到排泄器官,将激素由内分泌腺送到软组织。
(2) 体温调节功能:通过流经皮肤的血量来调节。
(3) 酸碱平衡调节功能: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同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共同参与调节 机体pH值。
(4) 防御功能:白细胞可抵御外来的微生物的侵袭。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
PH为6.2~7.4偏酸性
人长期处于ph值为6的蒸汽中会对身体造成不健康的影响,此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ph值为6的蒸汽属于酸性用水,而一般适合人类引用的健康水的ph值为7,远高于ph6,这样的酸性水对于人体会导致酸性物质过多。
2、ph6的水蒸汽会通过呼吸进入身体,而这种酸性物质会直接损害呼吸道黏膜,导致病变。
3、ph6酸性水蒸气对皮肤会有刺激作用,虽然身体触觉感觉不到微量的酸碱度变化,但酸性蒸汽对皮肤的损害是不会因此而减小的。
4、长时间处于ph6酸性水蒸气中,会导致身体呈酸性状态,众所周知,酸性体质是易病体质,一般的病人都是酸性体质,这也不利于健康。
酸性体质的定义,一般的研究报告指出健康人内环境的ph值在7.35到7.45 之间,即我们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而低于ph值7的体质,通常称为酸性体质。
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是偏碱性的,之所以这么稳定,原因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分别为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在体内缓冲系统调节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
人体的血液不可能靠吃、睡就“变酸”,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孙伟教授说,在医学上,如果体液pH值低于7.35,就属于“酸中毒”,而这是严重的疾病,必须治疗。“酸中毒”主要有一过性和长期性两种,一过性酸中毒可以迅速恢复,比如暂时性呼吸道梗阻,机体产生无氧代谢,导致血液偏酸;长期性酸中毒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肾小管酸中毒,多由药物、风湿免疫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引起,二是肾功能受损,导致体内的酸性物质排不出去。如果血液偏酸,要立刻就医,光通过饮食、休息自我调节是不可能缓解的。
酸碱平衡 使ph值在7.45-7.5为宜。
富钾食物多属于“碱性”。每根香蕉或1杯橙汁均含有400毫克的“碳酸氢钾”为钾的理想载体。
此外,牛奶、甘薯、马铃薯、仙桃、菠萝、火龙果、木薯、杏、李子、沙果、西瓜、葡萄、草莓、猕猴桃、茄子、柿子、蒜苗、胡萝卜、菠菜、白菜、扁豆的等均属于碱性食物,可纠正“酸性体质”。
因为人的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等,所以即使人们经常吃一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血液的PH总能保持在这个范围之间
所谓“酸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说法,纯属忽悠,医学上没有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