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由于堵塞或者炎症感染的原因造成,因此治疗支气管扩张需要减少痰液的生成,病因大多数是属于细菌性的感染,因此选择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并且采取体位引流,应用化痰的药物,促进痰液的排出。如果有阻塞的情况需要解除堵塞,必要时需要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
猪瘟(经典猪瘟),非洲猪瘟,犬瘟,牛瘟(世界上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第一是天花),马瘟,猫瘟(猫白细胞减少症,猫传腹),羊瘟(小反刍兽疫)等xx瘟都是本xx动物才会犯病的传染病,瘟在病理学上是指全身均具有病理变化具有全身症状的病,高热,一般是粘膜出血,均为病毒类疾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之所以会叫x瘟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不是x动物患病一般都是xx病或者x动物x病。
另外发现上面没有鸡瘟了么?鸡瘟有两个说法,一般来说鸡瘟就是鸡新城疫,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此病不传播人。还有说法是真性鸡瘟,又称禽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是多种动物共患病。能在多种动物间传播并变异,在人间发生过多次流感爆发。部分血清型不感染人。
鼠疫并不是病毒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但是具有全身症状和出血,鼠疫在多种动物间传播,传播媒介是跳蚤。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预防上,一是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二是仔猪应提早开食,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天应注射大肠杆菌苗。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内服土霉素粉或氟哌酸,连用3天以上。
支气管扩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许多肺病可继发于支气管扩张表现,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反复肺部感染,包括纤维化伴感染、哮喘伴感染、病毒性肺炎等,或是年轻时百日咳、麻疹。等等,这些疾病最终会导致支气管扩张。平时加强锻炼。远离过敏源。
动物充血皮肤黏膜病理变化会呈现黑紫色。
答案:动物冬眠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 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蝙蝠在冬眠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只有五六次,旱獭每分钟仅二三次。刺猬原来每分钟呼吸50次,但熟睡时几乎可以不吸人空气,把它扔进水里,过半小时捞上来也不会淹死。
球虫病俗称“10日龄腹泻”与黄白痢在粪便外形和气味上就有区别; 球虫病:为原虫病(管理不良,猪舍潮湿) 猪球虫病(猪等孢球虫)主要引起7~15日龄仔猪腹泻,表现为发病初期粪便较软或呈糊状、黄色、灰色到褐色不等,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体状态,有很浓的酸奶味,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许多养殖户对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腹泻,往往没有考虑到是球虫病感染,反而一味地反复加大抗生素剂量,造成仔猪药物中毒,产生免疫抑制,成活率反而降低。 等孢球虫多寄生于猪小肠上皮细胞,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等孢球虫在猪体内一个完整的生殖周期为5~7天,其子孢子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能造成肠黏膜细胞变性坏死,当猪发生腹泻的时候,肠黏膜已经病变,其完整性已被破坏,因此治疗猪球虫病必须杀虫和黏膜保护同时进行。 一般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对猪等孢球虫无效,球虫药中的地克珠利、和磺胺类药(主要指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对猪的等孢球虫作用也不大,研究证明,妥曲珠利对猪的等孢球虫有效,所以,可以用妥曲珠利加地克珠利、球虫酯、止血因子、肠黏膜修复剂共同作用来消灭猪等孢球虫。可以从市场上选用复方地克珠利,主要成分中含有肠黏膜修复剂即可以,一般也含有地克珠利等药物。 黄白痢则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拉稀,仔猪黄、白痢及水肿病是多种外因和饲料中缺乏硒、铁、维生素E等元素所诱发的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所以在治疗时往往配合使用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等注射。 仔猪黄痢主要是由于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母猪的乳头或皮肤,仔猪吮乳或舔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给予治疗,死亡率100%。 仔猪白痢由一种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2~3周龄仔猪,同窝仔猪发病头数、先后及轻重不等,发病率50%,病死率低,但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容易成僵猪,光吃不长肉。 仔猪水肿病由一种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健壮仔猪,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10%~35%,病死率90%。 一、主要症状 仔猪黄痢主要表现突然腹泻、拉黄色水样或糊状有腥味及气泡的稀粪,严重时肛门失禁,稀粪不断流出,很快脱水,衰竭死亡。 仔猪白痢主要表现拉白灰色或乳白色糊状稀粪、有腥臭气味,体温一般正常。病初体温有短时升高,精神、食欲良好,随后减食、精神变差、贫血消瘦、寒战怕冷。如不及时治疗,部分病猪会因衰竭而死亡或形成僵猪。 猪水肿病多为急性、亚急性发生,病程1~5天,极少数为慢性病,体温升高至40.5~41℃,仔猪出现便秘,眼睑、面部、颈部、腹下发生水肿,出现拉稀,皮肤发红,结膜充血,四肢麻痹,转圈,行走不稳,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嘶哑尖叫等症状,最后四肢划动、抽搐死亡。
本病潜伏期5~7天。被感染的家兔病初舌、唇和口腔黏膜潮红、充血,继而出现粟粒大至扁豆大的水疱和小脓疱,水疱和脓疱破溃,发生烂斑,形成大面积的溃疡面,同时有大量唾液(口水)沿口角流出。
若病兔继发感染坏死杆菌,则可引起患部黏膜坏死,并伴有恶臭。由于流口水,使得唇外周围、颌下、颈部、胸部和前爪的被毛湿成一片,局部皮肤常发生炎症和脱毛。
病兔不能正常采食,继发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并常发生腹泻,日渐消瘦,一般病后5~10天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常在50%以上。
患兔大多数体温正常,仅少数病例体温升至41℃左右。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这种细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能形成芽孢,对外界理化环境抵抗力很强,在养猪周围环境中可存活几十年,只要猪有创伤就可能被感染。
猪发生破伤风多数是阉割(去势)时消毒不严引起的。因此,本病多为散发,无季节性。不同品种、年龄的猪都可以发生,但以幼龄猪发生多。
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僵硬,咬肌紧缩,张嘴困难,牙关紧闭,两耳直立,尾上举不摇动,头颈伸直,腰、腿发硬,四肢僵直不能弯曲,重者角弓反张似“木马”样,若有声响、光线等刺激时特别敏感。
通常1~2周死亡,病死率很高。
病猪除了对创伤局部进行处理和治疗外,马上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破伤风血清)10万~30万单位分2次皮下注射,或一半静脉注射。也需要进行对症治疗。预防的办法是要避免外伤发生,对猪去势和手术时(如断脐、断尾、接产等)要严格消毒;为预防去势时感染,必要时,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5000单位,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本病潜伏期为2~4天,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下降,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黄豆大的水疱,仔猪对本病特别敏感,但通常很少见到水疱和烂斑,常因严重的胃肠炎或心肌麻痹而死亡。由于口蹄疫症状比较典型,所以一般不用剖解检查。根据临床特征和流行特点即可确诊。本病病理变化有以下几点:
①口腔、蹄部发生水疱和溃疡;
②心内、外膜出血和心包积液;
③乳头发生水疱;
④恶性口蹄疫主要为心肌炎、心肌脆软,切面呈现不均匀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与条纹,称“虎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