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话育儿的安心妈妈,关注我,每天你就能学会一个中医育儿知识,点赞转发,让更多的妈妈在带娃的时候少走弯路,让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懂得中医育儿的人。
孩子脾虚怎么调理?
一说到孩脾虚,很多妈妈都开始皱眉头了。因为脾虚有太多的危害了
孩子脾虚的危害:
1.孩子不爱吃饭
中医上说,脾是一个有助于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则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如果脾气虚,那么就会减弱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让他吃东西,他肯定是不乐意吃的。
2.体质差,容易感冒
孩子不爱吃饭,那么营养自然也会跟不上,时间长了,体质自然也会变差,尤其是那些习惯性感冒的宝宝,妈妈在平时护理的过程中更要特别上心。
3.个子比同龄人矮小
这个还是要归结为脾虚不吃饭上面,孩子吃不好,又怎么能长得高?
4.便秘或者腹泻
脾虚泻,往往都是一吃就拉,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营养吸收不了,自然就全拉出来了。
5.脾气大
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属于脾虚肝旺,脾肺气虚,金不克木,导致干起过于强盛,出现脾气大的现象。
6.晚上睡觉出汗多
中医上认为人体中气具有固摄作用,脾气也属于气,除了可以固摄脏器、防止下垂外,还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固摄津液功能失调,宝宝便会出现多汗的症状。
7.面黄肌瘦,形成疳积
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静微等营养不能被吸收,最终就会形成疳积而导致孩子面黄肌瘦。
8.一感冒就容易咳嗽
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会影响到肺气,肺气虚就会导致宝宝咳嗽明显。
9.体内湿气大
中医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说,只要和湿气有关的问题,都会和脾脏有关,因为脾脏是运化水液的,而湿是水液凝聚而成的,就是本来是有用的东西,但是脾没有把它运送到需要他的地方,最后变成了致病因素-湿气。
10.爱流口水
中医讲“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的时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经常流口水。
孩子脾虚,妈妈平时如何调理?
1.避免进食生冷坚硬的食物
小孩子脾胃容易虚弱,所以在日常,妈妈要避免他吃那些生冷坚硬的食物。比如:冷饮、雪糕、螃蟹等四五。多让宝宝吃一些有健脾功效的食物。
2.合理饮食
当宝宝已经有脾胃虚弱的症状时,妈妈就应该要注意他的饮食。每顿都注意不要让他吃太饱,也不要让他吃油炸油腻的东西,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东西。。另外,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提醒他细嚼慢咽,食物只有在口腔中被充分咀嚼后,里面的营养物质才能被人体充分的吸收。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当孩子脾虚的时候,还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夜间睡觉的时候,妈妈要留意,别让宝宝蹬被子。
4.推拿按摩
妈妈可以这样做:
捏脊,家长让小儿趴在床上面,然后沿着小儿的脊椎两旁大概二指距离,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从骶尾部开始起,将皮肤轻轻的捏起,沿着脊柱向前捏拿,一直到颈部的大椎穴
5.食疗调理
在这里,安心妈妈教你一道莲子山药粥给宝宝吃。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关于这个问题,安心妈妈就回答这么多了。如果在带娃的过程中你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者直接私信【中医话育儿】。
嘴唇发红可能与过多的内热有关,所以有必要适当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来减少内热,尤其是天气干燥时,多喝水有利于体内一些代谢物的排泄。孩子们也可以吃更多的降火水果,如西瓜和梨,它们有助于利尿。如果孩子口腔中有溃疡或疱疹,他可能会有类似的症状。他需要吃更多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
过敏性支气管炎的调理:不能吸烟,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吃容易过敏的食物。过敏性支气管炎应首先去医院检查过敏原。要找出特定的过敏原,只要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和环境需要避免接触它。此外,不允许吸烟。吸烟会损伤支气管和肺组织,这对过敏性支气管炎非常不利,容易诱发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同样,避免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和虾。这些食物除了容易过敏之外,还有“鱼生痰,肉生火”的说法,容易使人内热过多,加重过敏性支气管炎。此外,过敏性支气管炎应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也容易诱发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作。
防疫保卫战一直持续中,从目前公布的感染数据来看,虽然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不多,但最小的感染患儿是刚出生数十小时的婴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介绍,因此,对于儿童的防护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中医的防治观念,家长要保证孩子避其毒气,正气存内,脾胃健运,加强运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中医看待新冠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也有通过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的可能。而《黄帝内经》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说明许多传染性疾病都是通过呼吸道(天牝,即鼻子)传播的,而且还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
中医如何预防
避其毒气。杨京华指出,传染病防治的原则就是三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儿童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所以,我们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待在家,不外出;同时,加热(56℃以上)、使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都是非常好的家庭消毒方法。
正气存内。杨京华解释,正气通俗来说,是我们的“免疫力”以及人体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中医还有另外一个词来表达,就是“阴平阳秘”。想让我们的孩子保持“正气存内”,少生病、不生病的状态,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还要适当运动。
均衡饮食。杨京华强调,不少家长人认为孩子多吃点对身体好,其实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的基石。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欲得小儿四时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多食肥甘厚腻,会加重脾胃负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清淡,营养均衡是首要的饮食准则。
脾胃健运。对于儿童来说,“正气存内”的关键要素就是脾胃健运,首先表现为消化好。脾胃正常表现为舌苔薄白,无口气、胃口好、排便正常,睡眠好;反之舌苔厚腻、口气重,大便臭秽,夜间磨牙哭闹,腹胀肠鸣,胃口纳差等。由于岭南地域儿童脾虚夹湿、脾虚夹滞,脾虚夹热的特别多,也就是单纯脾虚证少见,兼夹实邪多见,所以健脾益气药膳当慎重,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要的是,应当适当减少食物总量2-3天,以防止积食,也可选择以下消滞汤剂。
三星汤: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5克(3岁儿童量);
消滞茶:谷芽10g,麦芽10克,莱菔子10克(3岁儿童量,尤其适用于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者);
苹果山楂水:苹果100克,山楂3克,冰糖适量。
萝卜爽:白萝卜250克、红萝卜100克、马蹄50克。(适合口干欲饮,或者唇红偏干,舌尖红,内热)
加强锻炼。中医认为多运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因为,运动能流通气血,滑利关节,能调畅气机、疏达情志,使骨正筋柔、五脏元真通畅,自然能促进脾胃功能。杨京华建议,1-5岁儿童每天轻、中强度的活动时间累积达到3小时,5岁以上的儿童每天中、高强度的运动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包括快步走、跑步、跳舞、爬楼梯、自行车、滑板、游泳;高等强度如捉人游戏、踢足球、打篮球、跳绳、快跑、快速游泳等。
宝宝有支气管炎需要及时治疗好,也需要在医生指导口服消炎药治疗,气候变化尽量身体不能受凉,需要注意身体保暖,也需要加强营养调理,注意饮食非常重要,不能吃上火食物,需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饮食清淡为主。
中药调理孩子脾虚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临床表现和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的表现症状用药方案不一样。如果是饮食不当,饮食习惯不正确造成孩子脾胃虚弱,应当采用消食化积,健脾养胃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如果是先天禀赋不足所造成的孩子脾胃虚弱,应当采用健脾益气,培土生金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玫瑰][玫瑰][玫瑰]您好!我是月子宝盒娜姐,我来自中国台湾,我从事母婴护理30多年,很荣幸回答您的这个问题。进入换季时节,忽冷忽热的天气,让家中小朋友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水、咳嗽等过敏症状,许多家长以为只是感冒,却怎么都治不好。一般感冒咳嗽顶多约1~2个星期,之后就会逐渐好转痊愈,若咳嗽现象未减缓,就要观察是否与过敏有关,尤其环境、气候潮湿,小儿慢性咳嗽的过敏比例有增加趋势,现在每10个小朋友就有一个人有过敏咳,最常见的仍是气喘。小朋友因过敏而引起反复性咳嗽,以气喘所导致的比例最高,除了先天体质遗传所致,在后天环境中接触到过敏原,也会诱发气喘发作,例如空气中的PM2.5、尘蹒、二手烟害和气候、环境潮湿等都是影响因素,其中,以尘蹒引发的过敏性气喘最多。而好发期多在天气变冷的年初、年底之时,或是季节交替之际。针对过敏性气喘的小儿患者,要避开过敏原,首要注意环境饮食,像是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或是在咳嗽时服用枇杷膏清肺润喉,日常生活中就多加留意做好保健,降低过敏引起的身体不适。不过,他也提到,5岁以前的小朋友,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因为感染感冒而咳嗽,5岁之后的症状才要考虑是否有过敏的可能性,家长不用太过于紧张。
宝宝如果有吸收不好,是因为宝宝年纪小,肠胃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常常会因为吃的过多,或者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腹胀,严重影响发生长发育,在日常饮食上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给宝宝吃,饭后可带宝宝到户外,进行简单的活动,促进宝宝的消化吸收。
湿热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身体疾病,例如郁于体内,出现口舌生疮、口中涎液粘稠不舒、面部红晕、头痛烦躁等症状,需要尽早的调理,药物可以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夏桑菊等。适当吃一些有清热利湿的食物进行调理,如苦瓜、杏仁、苦菜、芹菜等,也可以口服黄连素片进行治疗,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平时要有适当的运动,多喝温水。
2岁孩子便秘的调理要从两个方面调理:
1.饮食方面:
治疗宝宝便秘,最主要的还是应以调护为主。要尽量调整饮食结构,使饮食多样化,可以让宝宝多吃水果、蔬菜等食品。
2.生活方面:
控制宝宝吃零食,改变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培养其早睡早起和晨起排便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