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支气管炎 >

肺毛霉病(肺毛霉菌病,肺藻菌病)

时间:2021-05-06 01:30:00作者: hdhuxi.com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能引起肺毛霉病的真菌属于接合菌亚门,毛霉纲,毛霉目,毛霉科,偶由毛霉目中的其他科,如被孢霉科、小克银汉霉科、科克霉科、瓶霉科等引起。其中毛霉科中的根霉属、毛霉属、犁头霉属是引起肺毛霉病的最常见的3类真菌;而3类中又以根霉属所致的最为常见,特别是少根根霉和米根霉。

  (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中,人的血浆有抑制根霉菌属的生长,中性粒细胞有杀伤霉菌菌丝的作用。当机体防御机制被破坏或削弱,病原菌可入侵体内。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以通过皮肤和肠道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血液病、淋巴瘤、骨髓增生不良、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是毛霉菌感染的诱因,其中白细胞严重减少和糖尿病是很重要的诱因。

  病原菌从鼻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处生长繁殖,很快破坏组织引起鼻窦炎,眼球周围组织炎,也可直接侵入脑和脑膜,或肺。侵入肺脏的孢子可穿过支气管壁进入肺组织和血管,在组织内迅速生长。小动脉血管栓塞和肺实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量白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菌丝侵入血管,引起栓塞,不但加速感染的播散,也引起组织梗死。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栓塞和组织坏死。

【症状】

  1.鼻脑毛霉病 急性、进展快速而凶险,表现为面部疼痛、头痛、嗜睡,严重者可致失明。体检可见鼻内有褐色、血性微黏稠的分泌物,感染侧腭部有黑色焦痂。当第Ⅱ、Ⅳ、Ⅵ对脑神经受累时,还可致瞳孔散大、固定、凸眼或上睑下垂。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真菌容易侵犯大血管,在脑中引起梗死和坏死,伴脑软化,患者常由嗜睡发展为昏迷,在7~10天内死亡。本型病死率为80%~90%。

  2.肺部毛霉病 因可由吸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3~6m)或吸入感染的鼻旁窦内的真菌孢子,或因较远病灶的血源播散所致。毛霉极易侵犯大小血管的弹性内膜,引起血栓形成、出血及梗死。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肺炎,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胸部X线片及常规细菌学检查无诊断意义。此病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癌症患者,原发性肺毛霉病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可发生。预后较差,短则3天,长则30天内死亡。

  3.播散性毛霉病 毛霉可广泛地播散至肾、胃肠、心、脑,其中以肺部最常受累,且较难诊断。心脏受累者可在冠状动脉内发现厚壁的真菌形成栓塞。病原菌常从皮肤外伤处经血流波及其他器官。

  4.胃肠毛霉病 胃肠毛霉病被认为是因摄入污染了真菌孢子的食物所致。原发性的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尤其是儿童患者。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也是易患因素之一,如加西(Kwashierkor)病、阿米巴性结肠炎、伤寒等。临床表现依受累部位及程度而定,如非特异性腹痛、非典型性胃溃疡、腹泻、呕血和黑粪。

  5.皮肤毛霉病 毛霉病中最轻的一种类型,可原发也可继发于其他病灶(如血源接种)。皮损为进行性增大的皮肤梗死性结节性红斑,可达数厘米,有一绕以红环状边缘的苍白圈。可有坏死、焦痂形成、中心溃疡和糜烂。组织病理见皮肤和脂肪组织的局部坏死。皮肤毛霉病常发生于烧伤或糖尿病患者,因而这些患者的死因常与合并其他感染如毛霉病有关。

  诊断主要根据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支气管或病灶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肺组织活检找到毛霉菌可作诊断。组织切片发现血管壁内有短粗、分支而不分隔的毛霉菌丝存在最具诊断意义。

【饮食保健】

【护理】

  本病病原为条件致病菌,对易感病人,应及时治疗全身疾病,提高机体抵抗力。若发生本病,除及时治疗外,尚应避免其他细菌的交叉感染。

【治疗】

【检查】

  1.直接镜检 标本来自上鼻甲刮片、鼻窦吸出物、痰液及活检标本等,用20%氢氧化钾制成湿片直接镜检,可见典型的厚壁具折光性的菌丝,直径6~15m,亦可见膨大细胞及弯曲菌丝。孢囊梗直接由菌丝长出,菌丝可分支,呈直角。

  2.培养 将临床标本接种于不含放线菌酮的麦芽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及普通沙氏培养基中,37℃或25℃培养,生长较快,初起菌落表面呈棉花样、白色,渐变为灰褐色或其他颜色。毛霉病发病凶险,而毛霉又常污染痰及环境,故直接镜检往往较培养更有意义。

  X线胸片显示非特异性肺炎和肺梗死。

【鉴别】

  本病需与细菌性、病毒性、肺炎念珠菌或曲霉菌性肺部感染、肺脓肿、空洞型肺部肿瘤鉴别,有时临床与X线影像很难鉴别,须反复行病原学鉴定。

【并发症】

  并发糖尿病、酸中毒、肺梗死、心肌梗死等。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