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年初,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血痰和左下肺阴影在CT检查中被诊断为肺癌。在医院接受左下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无淋巴结转移。这应该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手术治疗早期肺癌还是挺有效的。然而,关于术后是否应给予辅助治疗,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方的观点是,虽然患者是早期肺癌,但病理类型是腺癌,容易转移。为了安全起见,术后应进行化疗和放疗,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另一方的观点是,既然时间还早,就没必要画蛇添足,做化疗放疗,更何况这两种治疗也不是100%有效。两种观点互不退让,但也苦了患者。如何选择?
医疗活动充满了争议和未知。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几乎没有共识,但更常见的是公平合理。
我们来看看这个病例是否需要术后放疗。90年代以前,很多医生为了保险,经常让肺癌患者接受术后纵隔放疗。目的是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不幸的是,这个目标无法实现。综合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我们惊讶地发现,陈旧的术后电疗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增加了死亡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因此,肺癌领域有一个共识,即早期肺癌术后不需要给予旧的放疗。当然,前提是这些早期肺癌,包括同侧纵隔淋巴结,必须完全切除。
化疗呢?
所谓化疗,就是将几种抗癌药物组合成一个针对癌症患者的一定方案。由于是静脉给药,药物的作用是全身性的,这就使得医生经常考虑用化疗来消除或预防癌细胞转移。但到目前为止,大量的临床研究告诉我们,化疗对术后早期肺癌患者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好处,化疗药物大幅降低甚至消除癌细胞转移的预期效果并未出现。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明显:脱发、恶性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因此,我们必须在早期肺癌术后化疗的利弊之间进行选择。就现有证据而言,这类患者一般不提倡术后化疗。
但是事情不是绝对的。既然早期肺癌术后化疗总体上有轻微的获益,那么这些总体上的轻微获益是否可以转化为对特定患者的绝对获益?如果有,如何选择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癌药?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早期肺癌患者应该分为两类。
2001年,我们开始了一个研究项目,就是通过研究肺癌的本质,检测肺癌的一些标志物变化,看看能否筛选出容易复发转移,对化疗药物敏感的特殊类型的早期肺癌。我们称之为早期肺癌的高危类型,有可能对这些肺癌患者进行术后化疗,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过河而不是摸石头。当天水平方向偏向化疗,要毫不犹豫的给患者辅助化疗。当我们不能识别早期肺癌的高危类型时,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术后化疗自然是谨慎的。
随着医学的巨大进步,我们对术后早期肺癌的治疗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这方面的进展之一是刚刚在国外上市的新药易瑞沙。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以往的化疗药物完全不同。不会给患者带来脱发、骨髓移植等副作用,因为作用于细胞信号传递的某个部位,所以被称为靶向治疗。在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研究中,Elisa在难治性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以前的应用中,我们的经验还表明,Elisa对低肿瘤负荷的患者特别有效。因此,国外已经开始了使用Elisa作为早期肺癌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找到最合适的早期肺癌综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