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疾病。那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肺癌有哪些筛查方法了解呢?
每年的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症杀手,每年新增病例120万例,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亡。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癌症之首。医生说,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数量吸烟年数)超过400的50岁以上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很高。
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晖表示,87%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或被动吸烟有关,其他与家庭遗传因素、放射性暴露因素、环境或职业因素等有关。如果家里有肺癌患者,长期大量吸烟,要提高警惕。
郑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洋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如果癌症能早期确诊,一半以上可以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一般可以达到90%以上。所谓癌症早期,是指人体组织和细胞中体积小、不超过3厘米的原位癌和浅表浸润癌。癌细胞的侵袭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肺尖癌容易“漏网”
张洋说,有些肺癌症状不典型,容易“迷惑”人,如“肺尖癌”。其症状以肩痛为主,而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不典型。这是因为在肺尖正上方的胸廓出口附近有许多神经根和神经。当在肺尖周围发现癌细胞时,正在发育的癌组织直接压迫或侵入神经。如果臂丛受到侵犯,就会出现类似颈椎病、肩周炎的颈肩痛。
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尤其是早期,顶端型肺癌容易被漏诊。如果出现肩痛的症状,常规治疗后不会好转甚至恶化,需要检查肺部,排除肺尖癌的可能性。
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治疗
“强调首次诊断对肺癌治疗的重要性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正确性和治疗效果的好坏。首诊既需要主治医生的丰富经验,又需要医院检测设备的准确性。两者缺一不可。”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王慧娟表示,对于肺癌患者,以康复预防为主,采取多种医疗手段,防止病情恶化、复发和转移。早中期尽量做手术,提高治愈率;晚期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制定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个体化方案。
早期筛查注意四个问题
据报道,成年人每年都要定期体检,而且必须做胸部x光检查。诊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50岁以上,吸烟指数在400以上的男性,要定期做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做出诊断。
另一种是顽固性胸痛,或上肢疼痛,通过对症治疗无法缓解。
第三,原有的慢性咳嗽逐渐加重或出现咯血、气短、声音嘶哑等症状。
第四,要仔细寻找中青年人顽固的颈肩痛、关节痛的原因。一般可以先做胸部X线和胸部CT扫描,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周围的骨骼是否受到影响。如有必要,应进行胸部磁共振成像,以更好地显示肿瘤与血管和神经的关系,了解肿瘤对周围骨骼的侵犯范围。病理学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活检等。可用于获得病理组织的明确诊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更好地定位
所谓健康饮食就是饮食多样化,增加食物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尤其是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和微量元素硒的食物,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和饮酒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什么是好的心态?就是保持好心情,释怀,不要得意忘形。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加防病抗病能力。
对于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经常接触煤烟、煤焦油、油烟的人,接触过量辐射的人,长期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的人,有慢性肺病的人,有慢性咳嗽、痰中带血的人,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等高危人群,在预防肺癌方面要更加慎重。普通的体检是不够的,需要定期的癌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