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会传染的,潜伏期2周,发病后3天能查出,查血常规看不出来。建议多通风,多喝水,一旦发热去医院说明流行病接触史,及时获得有针对性的治疗。别烧醋,那是伪科学,别喝抗病毒冲剂,支原体不属于病毒。
支原体为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目前被命名的支原体已超过120种,从人类中分离出的有13种,但仅有3种被确定为可以感染人类,肺炎支原体便是其中之一。
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点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生物。直径为2~5μm。难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炎支原体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上呼吸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全年中任何季节,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有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
肺炎支原体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院外肺炎的报道有所增多,在1~3岁婴幼儿亦不少见。
肺炎支原体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感染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发生。潜伏期l~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儿童支原体肺炎预防儿童支原体肺炎,需要注意一些几点:
1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外出时应尽量给孩子戴口罩。但口罩所戴时间不宜过长。注意2岁以下儿童不要戴口罩,
3秋冬季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婴幼儿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5经常用肥皂和水为孩子洗手,这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最佳方法之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6步洗手法。
6当周围较多孩子感染时,要注意远离,尽量避免接触。
除此之外,由于儿童对支原体的免疫力较低,再次接触到肺炎支原体时有可能再次感染。因此,应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多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不断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而避免再次感染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