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结核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只有通过痰检来确定。痰检阳性就可确定具有传染性,痰检阴性却不能排除传染性。只是说明传染性很小或没有,无法确定。因痰检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细菌的数量、痰标本的质量、操作技术等)所以,痰检阴性不能确定就不具有传染性了。但经过有效的治疗1-3个月后,就无传染性了,即或还有少量的细菌排出体外,也没有致病能力了,对他人也不能构成威胁了。
结核病的传染须有几个条件,首先病人必须能将细菌排出体外,其次就是密切接触,第三就看被感染者抵抗力的情况了。若抵抗力强,就是感染了结核菌也不会发病,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之意。
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在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微滴)散布在空气中,正常人呼吸到了,就会产生感染。病人随地吐的的痰液,若有活菌,干后随风飘起,也会感染他人。另外病人的生活用品,也有可能传染,但几率很小。
知道了这些,就会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了。(如家庭隔离等)
你是否能不能去上学?这要根据你的情况而定,取决于医院的病情介绍和意见。若你的身体情况允许,又痰检阴性,上学是可以的。
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一听到办公室同事得了肺结核,人们难免会紧张,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现代研究证明,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他们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当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或办公室中有排菌肺结核病人,那么,其周围人尤其是儿童较易受到结核病菌的感染。 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发生在发现和诊断前,也就是在没有被发现明显症状时传染性最大。及时治疗后,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化疗后数天内,患者痰中结核菌急剧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并且病人咳嗽症状也逐渐减少或消失,因此,与这些结核病人进行一般接触是不会受到传染的。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结核的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如果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差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绝大多数人不发病,但仍有约10%的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有可发生结核病。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的人因为抵抗力降低比较容易发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一旦感染结核菌极易发生结核病。 因此、当你身边有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了解他(她)是否是排菌病人、是否已经抗结核化疗。如果是痰菌检查阴性病人或是已经化疗的痰菌阳性病人,传染性极小,你不必担心受传染。如果是未经治疗的排菌病人,应尽快督促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规范的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性。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等症状。所以,在家庭或同事中发现结核病人后,与其接触密切的人一旦有上述症状持续3周以上未愈者,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检查,以便尽快确诊,尽早治疗。若未发现任何异常就不要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