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肺结核属于慢性病,死亡率不高。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治疗好的。患者一般有咳嗽咳痰,发烧盗汗,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症状。治疗肺结核,建议可以配合服用中药洋参愈痨丸治疗,效果会很好的。
约翰·哈佛
约翰·哈佛,是马萨诸塞州查尔斯城的一名牧师。1607年11月2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638年9月24日因患肺结核病去世。约翰·哈佛临死前,他立遗嘱将自己一半的财产和所有的图书捐赠给河对岸那所新成立的学院。这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所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为表示感谢,校方决定,将这所尚未正式命名的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人物简介1637年冬,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移民到了新大陆。他时年29岁,刚结婚不久,尚没有孩子。他的名字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来自伦敦。他住在查理斯镇,与那所新成立学院(当时尚没有正式的校名)的所在地中间隔着一条河,河的名字叫查理斯河。约翰·哈佛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查理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可惜他在新大陆活了不到一年。1638年9月,他因患肺病死于查理斯镇。临死前,他立遗嘱将自己一半的财产(约值780英镑)和所有的图书(约400本)捐赠给河对岸那所新成立的学院。这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所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为表示感谢,校方决定,将这所尚未正式命名的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那是1639年3月13日的事情,距该新学院成立已有两年半,距哈佛本人去世也有半年了。
: 一九零七年四月,一位叫DUNCAN MACDOUGALL的人,在美国做了一连串的实验,以证明人类在肉身死了以后,人格个性精神(灵魂)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
留存下来。
他认为灵魂若要存在,会有机会成为一种有质量而且占用空间的物质,所以他观察了六个人的死亡过程,作了精密的记录。
他的第一个个案,是一个快死的肺结核男病人,对实验本身,找一个由重病致死的人为目标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在快死去的时候,几乎没有活动能力,
可以作出准确的量度。
病者经过三小时四十分钟的观察才与世长辞,这段期间,他安排睡在一个特制架子上以方便量度。
虽然是一个以快死的人作的实验,但在任何时刻都以病患的安宁为先。
即使他是安定地睡在床上,但他以每小时1安士的平均速率减轻,这被DUNCAN视为正常的水份流失与蒸发。
经过三小时四十分,在最后的一刻,病者死去,同时仪器的指针一下子跌了下来并安定,这个病患的体重突然跌了四分三安士。
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水份蒸发率是每分钟六十分之一安士,在这死去的一刻,死者突然失去四分三安士,就不能计算是水份蒸发。
由於死者内脏亦停下来了,所以亦不能当成体内液体移动所引起的重心转移,这突然失去的四分三安士是无法解释。
再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在肺部的残留空气,但DUNAN与他的同事把空气输入与输出后发现,这个方法无法令指针变动。
这四分三安士是甚麼呢,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灵魂呢?
他的第二个受实验者,同样是一个快死的肺结核男病者,他们以同样的方法去量度,得出这个病者以每小时四分三安士的速率失去重量,比起之前的一
个,水份蒸发的速率较慢,经过四小时十五分的观察,病者才死去。
在最后的十五分钟,他停止了呼吸,但面部肌肉继续痉挛地抽搐,最后离世。
在痉挛停止后,仪器指针显示他即时失去了半安士,他的同事立即听病者的心脏,证实已经停顿,这时,DUNCAN再一次观察仪器,显示出病者这时失去
了一点五安士多,同样地内脏没有活动。
他的第三个受实验者,同样是一个快死的肺结核男病者,在死时突然失去一点五安士,几分钟后再失去一安士。
第四个是一个昏迷的女糖尿病患者,可惜仪器未有较好而且有其他人影响下,DUNCAN宣布该次实验无?。
他的第五个受实验者,同样是一个快死的肺结核男病者,在死去的同时失去了八分三安士,指针清楚地突然落下。
最后一个只观察了十五分钟,在DUNCAN正在调整仪器时就死去了,DUNCAN宣布该次实验无?。
在死去后20-30分钟失去的重量,是死者身体的水份蒸发所致,重量的多少要视当时的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等。
同样的实验,他对15-70磅重的狗只身上进行,但没有一只在死前有突然失去重量的情况发生。
Duncan MacDougall 的一连串实验,是否已经证明了人在死去之后,存在一个有质量的灵魂,在肉身死亡之后,会去离开肉体去到一个不知的地方继续
这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