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的主要症状: ①癔症躯体障碍(转化型癔症)。表现为麻木,感觉过敏,突然失明,突然发生完全性听力丧失;失音或喉部梗阻感;肢体瘫痪、不能站立或不能步行,但无肌肉萎缩;痉挛发作,倒地、抽搐,常常是手足乱舞,有时扯头发、咬衣服。 ②癔症性心理障碍(分离性癔症)表现为突然情感爆发,哭笑不止,撞头、扯头发、咬衣服、捶胸顿足、满地打滚,常伴有情绪的急剧转变和戏剧性表现。还有的心因性遗忘病人,表现为有选择地遗忘那些与心理创伤有关的内容或某一阶段的经历;神游症患者,突然离开原先的活动,外出漫游,可历时数日。 由于癔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有时让人琢磨不定,同时没有器质性病变发生,所以,有许多人认为,癔病是邪病,是鬼神等作祟,到处向诬医神汉求救。不仅被人骗去钱财,还往往导致病情加重,耽误了正常治疗。 对于癔症的确认应十分慎重,要注意四个要点: 一是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二是该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 三是症状可因暗示而消失; 四是它不属于气质性躯体疾病。 癔病发生的原因: ①主要是患者的特殊性格。患者一般性格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变性,具体表现为情感活跃、生动,但是肤浅、幼稚;情感带有强烈的夸张性和戏剧色彩;易接受暗示,又愿意当众表现。 ②急剧的或者持久的心理紧张刺激,持久的心理冲突。如地震、水灾、亲人亡故等强烈刺激,强迫婚姻,遇到被人诬告、诽谤等有伤自尊和有辱人格的事,引起惊恐、悔恨,气愤、委屈、忧虑等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悲哀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又被压抑不能表达时,就可能导致癔症的发生。 癔病的治疗: ①认知疗法。通过说服、教育和保证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完全控制复发。 ②暗示疗法。用语言暗示,用肯定而有信心的 言语指导和鼓励患者,提高其信心,避免周围副面影响。 ③催眠法。在催眠状态下,通过揭示矛盾、暴露隐私和发泄欲望并且加以解释和疏导,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催眠步骤是:首先改善情绪,消除胸闷气阻等身体不适感;其次是了解发病的诱因以及真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疏导;第三是针对症状采取催眠暗示疗法;第四是纠正患者不良性格倾向,巩固疗效;第五是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完全控制复发。 ④药物疗法。临床发现,在有的癔症患者发作的时候,立即服用治疗传导阻滞的药物,如地奥心血康之类的药物,症状很快消失。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典型的症状是患者自己认为失去身体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表现出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丧失。例如某患者认为认为自己失明了,就确实表现出失明的症状。但医院检查又表明整个视觉系统都没有相应的损伤或病变。
一个患者,在她的思维里以为她自己是一朵蘑菇,于是盼望着下雨,好在下雨天去淋雨。-----这就是癔症
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病情分析: (1) 分离性遗忘:表现为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遗忘内容广泛,一般都是围绕创伤性事件。这一遗忘的表现不能用使用物质、神经系统病变或其他医学问题所致生理结果来解释。固定的核心内容在觉醒状态下始终不能回忆。(2) 分离性漫游:伴有个体身份的遗忘,表现为突然的、非计划内的旅行。分离性漫游的发生与创伤性或无法抗拒的生活事件有关。情感暴发:很多见。表现为情感分发泄,时哭时笑,吵闹,对自己的情况以夸张性来表现。发作时意识范围可狭窄。冲动毁物,伤人,自伤和自杀行为。(3) 情感暴发:很多见。表现为情感分发泄,时哭时笑,吵闹,对自己的情况以夸张性来表现。发作时意识范围可狭窄。冲动毁物,伤人,自伤和自杀行为。意见建议:1、生物学因素2、心理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症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症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大多突然起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神经功能紊乱。这类症状可因暗示产生,也可因暗示而必变或消失。本病与遗传、心理因素、人格特征有关,患者多为高度的情感易变性、高暗示性、自我中心、喜夸耀自己、富于幻想等人格特征。童年的创伤经历往往是成年后发生癔症的重要原因,青春期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癔症的预防在于培养良好的人格,纠正自己极易受暗示的不良人格特征,同时避免心理紧张和冲突的产生。[1]
癔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癔症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症在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癔症的诊断。
但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癔症的精神症状亦可多种多样,但其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