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症状表现:
非洲猪瘟的特征通常是猪突然死亡、死前呈现体温升高、剖检可见多脏器出血。但临床上可能有多种表现:从感染 7 天之内急性死亡,到持续几周或几个月的慢性感染不等。
主要临床症状:
无症状突然死亡;发病率、病 死率高;高热,体温升高 40.5 至 42℃;耳、四肢、腹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呕吐,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 虚弱、步态僵直,不愿站等; 偶见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剖检变化:
最明显的剖检病变:脾脏显著肿大,一般情况下是正常脾的 3-6 倍,颜色变暗,质地变脆;淋巴结 ( 特别是胃肠和肾 ) 增大、水肿以及整个淋巴结出血,形态类似于血块;肾脏表面瘀点 ( 斑点状出血 )。
剖检变化还可能包括:皮下出血;心包积液和体腔积水、腹水;心脏表面 ( 心外膜 )、膀胱和肾脏 ( 皮质和肾盂 ) 的出血点;肺可能出现充血和瘀点,气管和支气管有泡沫,严重肺泡和间质性肺水肿;瘀点、瘀斑 ( 较大的出血 ),胃、小肠和大肠中过量的凝血;肝充血和胆囊出血。
与猪瘟、PRRS、圆环、PR等的临床症状鉴别:
感染非洲猪瘟发病期一般在3一5天左右,生猪开始出现厌食,体温逐渐增高,懒惰四肢无力,皮肤出现小型红紫色斑块。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绀部位逐渐扩大,体温持续到40度以上,然后进入死亡期,死亡前期生猪体温下降是其和其它疫情最大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表:
特点
一般为5—7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猪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猪传染病,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哺乳仔猪:哺乳期间发病不高;母猪:体温升高、便秘严重,可导致流产;
保育和生长猪:急性发病,患猪突然倒卧不起,呼吸沉重,后肢无力,全身发绀。
主要表现为患猪消瘦,贫血,皮肤苍白或黄疸;淋巴结异常肿胀。,腹泻、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
新生仔猪的大量死亡,3-5天内是死亡高峰,甚至整窝死亡;发病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鸣叫、呕吐、拉稀,一旦发病,1-2天内死亡;间或有呕吐的情况发生;
相同点
高热:发病温度40℃以上;侵害主要脏腑为均为肺、肝、肾及胃、肠。
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
免疫抑制:淋巴结
不同点
病猪患病后,会出现精神低迷,食欲大幅度减小,体温迅速升高。出现软腿、无法站立行走、瘫痪等各种神经性症状。
体温高 41-42℃;
皮肤发红 ,肢端发绀;呼吸困难、咳嗽;
先便秘,后下痢,
死亡率高30%-95%;
淋巴结出血、水肿;
出现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多系统衰竭症
发病仔猪出现神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