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一个很宽泛的症状,与之对应常见症状的是腹痛,我们平时碰到这类病人,也很棘手,因为胸部、腹部的脏器太多,如果没有某个脏器特征性的症状,很难及时针对性治疗,只能先完善相关检查后再定确定治疗方案。
胸痛的九大类原因及临床特点
1.心脏疾病
(1)心绞痛
这是心肌缺血所致的胸部不适,会有胸闷、压榨感、、烧灼感或者酸痛等。
心绞痛的位置通常位于胸骨后,疼痛也有可能放射到颈部、下颌、牙齿、双臂或肩部。
治疗:一般休息或舌下服用硝酸甘油几分钟后缓解。
(2)心肌梗死
它是心绞痛的升级版,是因为长时间心缺血后,导致心脏小范围的功能丧失。
它的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发作时会有濒死感,伴随出汗、呼吸困难、恶心和轻度头晕。
治疗:舌下服用硝酸甘油可能暂时减轻或不缓解,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溶栓或者心脏介入治疗,一定要在6小时之内完成溶栓治疗,如果超时将导致心脏不可逆损伤。
2.心包炎
目前认为,心包炎的疼痛是胸膜炎症所致,因为大多数心包膜对疼痛不敏感。
心包炎大多数是胸骨后疼痛,咳嗽、深呼吸和体位改变等都会加重疼痛。
3.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一般是因肺部疾病或外力使破裂或胸膜破裂,导致肺里面和支气管里面的空气冲入胸膜腔内,继而引起疼痛。
特别是提醒的是身体瘦弱的人容易出现气胸,特别是用力大便时也容易诱发。
4.肺栓塞
肺栓塞导致的胸痛来自于肺动脉扩张或者肺梗死。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偶有咯血。
5.主动脉疾病
一些慢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急性夹层患者都有严重的胸痛症状。和心脏病疼痛不同,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在短时间内就会达到峰值,出现剧烈疼痛继而出现全身衰竭症状。
6.肺炎或胸膜炎
肺部损伤和胸膜炎常产生尖锐、刀刺样疼痛,呼吸及咳嗽后加重。
7.消化道疾病
特别是胃酸反流、或者是慢性胃炎的疼痛,它们的疼痛部位靠近心脏,很多人会误认为是心脏疼痛,导致病人未及时就医延缓病情。
胃酸反流通常在躺下时和凌晨由于胃部食物排空而吸收胃酸时加重,可以口服促进胃动力药物减轻反流症状。
8.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1)颈椎间盘疾病由于压迫神经根可产生胸痛,疼痛在皮肤区域分布主要由于肋间肌肉痉挛
2)带状疱疹引起。由带状疱疹引起的胸痛通常发生在皮肤明显破损之前。
3)肋骨软骨和胸肋综合征是引起胸部肌肉骨骼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少数情况下是肋软骨炎引起,表现为肿胀、发红、皮肤温暖。
9.情感和精神性疾病状态
这类病人也不少,它们统称为“神经官能症”就是本来没有疼痛,但自身觉得这里痛那里也痛,一般我们治疗是以心理引导为主,消除焦虑心情。
总结:小小的一个胸痛,竟然有这么多种可能出现的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且各大城市几乎都成立了胸痛中心,方便胸痛患者得到快速有些救治及分诊。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点个赞呗!
说到胸痛,应该说很多人会想起急性心肌梗死,会想起冠心病,这没错,冠心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也是冠心病最为可怕的症状。那么,是不是胸痛一定是冠心病呢?还有没有其他疾病可能会带来胸痛?今天张大夫给大家仔细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说到胸痛,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冠心病,想到心肌梗死,这是大众健康素养提高的一种表现。同时不得不说,胸痛不只是冠心病才有,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都有胸痛症状,比如说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等。在医学上讲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带来的胸痛,合称为“胸痛三联征”。说的就是这3类疾病都可能导致胸痛的发生。
冠心病的胸痛,如果症状典型,多发生于体力活动、寒冷时,如果是心绞痛会持续数分钟经休息缓解,如果是心肌梗死会持续十五分钟以上,经过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这种胸痛的性质呈现压榨性,有时候会向后背和左臂内侧放射,位置多处于心前区及胸骨后,冠心病患者发生一次多数终身难忘。这种胸痛往往反映出心脏冠状动脉发生了堵塞,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多数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治疗。
而主动脉夹层带来的胸痛更加严重,用教科书上的话说,那是成撕裂样剧烈疼痛,猝死几率很高。其症状很大程度上还和夹层进展的范围有关,同时一旦发现需要尽快联系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肺动脉栓塞也可以有胸痛,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胸痛症状和冠心病难以辨别。急性肺栓塞常常会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症状。很多时候肺栓塞的症状只有胸闷和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的表现。同时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通常会增快,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患者还会感到焦虑不安。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这3种严重疾病可以出现胸痛症状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胸痛,比如说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呼吸道疾病等等,但是这些疾病不像上面3种疾病这么可怕,即使是胸痛也不会出现严重后果,而上面3种疾病就不同了,可以导致人们严重后果,所以需要大家特别警惕。希望今天的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更多这方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我做的症状与疾病的课程,点击下面链接获取:症状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