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时代的产物。八十年代考上中专,既有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英语差),也有时代的原因(主要是录取率低)。像湖南,从1978年到1982年,中专(含中师)都是从高中生中考,高考录取。1983年开始,才从初中生中录取。那时高考录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几。想考上就真的是百里挑一。初中考中专,一般也是班上一二名,有的班一个也考不上。初中考中专人大多出息比高中考中专的出息要好一点。原因主要有,初中考中专出现在后,教学质量提高一些,主要是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了!这些人工作一两年,考研比例很高。而高中考上的,由于没有没学英语或英语教学质量很差,许多人最终没有将英语补上来,考不上研,影响了自身人发展。其次,初中考中专的年轻,加上后用人越来越年轻化,学习、-提拔、升迁机会多,所以,大多混得比高中中专好。其实,高考考中专的许多也是班上一二名。主要也是英语不行,影响总分,上不了大学。
八十年代的中专生在各条战线上,还是相当不错的。但相当多的人还是在最基层工作。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由于起步太低,又是从最基层干起,本人觉得影响了应有的发展!如果在今天,这批人接受今天的基础教育去参加高考,应该70%能上九八五,30%会上二一一。放入各条战线,应该比那时会引人注目得多!发展潜力会要大许多!两院院士比例会高一些(主要是那时的英语!),工程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人数会更多,级别会高。
时代造英雄,英雄创时势。反之亦然,时代也制约人,人改造时代凭个人的力量就要难得多。回答供参考。
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啊!
上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高考中考制度也刚刚恢复不久,人们的生活还处在比较贫困的阶段。当时的学生们,特别是农村的学生,都是为了吃上饱饭、跳出农门而读书的。国家当时为了解决人才奇缺的现状,实行了在初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四年制、三年制、两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专生,即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当时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最吃香的职业莫过于供销商业和粮食部门了,于是许多毕业生都报考了供销商业学校、粮食学校和食品专业学校,也有一部分上了其他的技工学校。毕业之后很快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很快便当上了领导。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原先的供销商业部门和粮食部门遭到了最大的冲击,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一直沿用的布票,油票、粮票等等限购的票证也失去了作用,各地的供销社、粮站等当年红极一时的相关单位也纷纷关门,被新兴的私人商业所替代,一般的中层以下的领导都纷纷下岗失业。
在此期间,那些当年考上中专的学生,由于工作年限太短,因此大多都在这次市场的冲击中成了牺牲品。我有几位同学就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走向没落的。
第一位是我初中的同学,学习尖子,他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考上了省粮食学校,毕业之后分到了县粮食局,做了一名会计。在当年粮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整天都有人围着他求他办事,说实话当时他是风光一时的人,没有人不拿着东西去请他办事的。后来粮站倒闭之后,他自己办了一家粮油店生意尽管还不错,可是不幸的是他早早地患了胃癌。他妻子经营了不到一年,就带着儿子嫁人了。
第二位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当年参加高考分数也不是很高,虽然没有考上本科,但是考上了省供销商业学校,毕业以后分到了县第一百货公司,最初做的是会计,后来她做了副主任,不用说在当年煤油、化肥、名牌自行车、缝纫机、彩电等日用品奇缺的时候,都是要凭票限购买,于是整天拿着礼品求她办事的人几乎踏坏了她的门,他她走在人前,衣着鲜亮,光彩照人,目空一切,趾高气扬,很是得意。不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被蓬勃兴起的个体户所替代,由于这些人死要面子,不愿丢这个铁饭碗,便失去了许多自主创业的机会,等到市场完全饱和的时候,他们这个行业就全部倒闭了,因此她后来就依靠单位发的极其有限的几百块钱的养老金一直维系着生活。
当然也有混得比较好的,比如当初和我们一块儿上初中的几位考上师范学校的同学如今都还不错。我高中的几位同学考进了邮电学校的,由于当时邮电系统人才极缺,他们毕业之后大多就分在了市里,现在基本上都在省市担任邮电系统的要职,混得相当不错。
人的一生始终生活在社会这个多变的大家庭里,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中,成就了许多人,也摧毁了许多人。如果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你不能审时度势,不断努力不断学习,随机应变,从而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话,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