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 种磺胺药物组合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也可 用红霉素、土霉素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饲养管 理,采取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减少本病的传播。
本病潜伏期短,在鸡群中传播快,几天之内可席卷全群。病鸡明显的变化是颜面肿胀,鼻腔有浆性黏性分泌物。其次可见结膜炎和窦炎。成年鸡可见肉垂水肿,常见一侧水肿,间或有两侧同时发生的。初期病鸡有一定食欲,随鸡群中发病数量增多,食欲明显减少。产蛋鸡发病后5 ~6天,产蛋量明显下降,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产蛋下降更加明显。笔者曾观察一群鸡患病后产蛋率自83%经1周左右时间下降至19. 5%,肉用种鸡群发病鸡群产蛋几乎达到绝产的地步。产蛋下降的幅度与病后采取的治疗措施有一定关系。治疗及时可较快控制病情,缩 短病程。本病发生初期,鸡群死亡率较低。病后当鸡 群精神好转,食欲逐渐恢复,产蛋逐渐回升时,死亡淘 汰增加。康复后鸡群产蛋量低于或接近原有水平。 育成鸡发病经及时治疗可迅速恢复。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及病变可做出初诊断,确诊需实验室诊断。(1)实验室诊断①病原学诊断无菌采取病鸡眶下窦内渗出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散在、单个或成对排列的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间有卵圆形、球形菌体,无芽胞和荚膜。也可取眶下窦渗出物,划线接种于鸡肉汤琼脂平板上,在5%二氧化碳下,37℃培养24-48小时后长出珠状菌落。在鸡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呈均匀一致的混浊,管底有少量的沉淀,取4-8周龄的小鸡经眶下窦注射适量病料悬液或菌落,一般在2天内出现典型的鼻炎症状。②血清学诊断实验室最常用、最简便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是全血凝集反应,也可用血清凝集反应、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