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哮喘 >

治哮喘的绝招?

时间:2022-08-12 11:37:00作者: xuhdhx

治哮喘的绝招?

治疗哮喘没有绝招,一定要配合医生坚持规范化治疗。

确诊哮喘后首先需要确定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然后采取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虽然目前哮喘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因素,进而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这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气道慢性炎症而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也叫抗炎药(布地奈德、孟鲁司特、沙美特罗、缓释茶碱等)。缓解性药物指按需使用的药物,可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也叫解痉平喘药(特布他林、异丙托品、短效茶碱、甲泼尼龙等)。免疫治疗包括脱敏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如注射卡介苗及其衍生物、转移因子、疫苗等)。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董霄松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哮喘怎么治最有效?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的,但规范化、个体花用药会得到完全控制,不会影响生活和学习.
哮喘的治疗目前国内外的指南根据循证医学的依据公认最为有效的药物是吸入激素(必可酮、辅输酮、布地奈德等),B2受体兴奋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等)等等,中医药目前还是作为辅助治疗.请尊重科学,按科学的方法来治病,才会疗效可靠副作用最小.
哮喘反复发作考虑有过敏源接触史或者呼吸道感染,治疗的需要兼顾解除气道痉挛(B2受体兴奋剂)、气道抗炎(必可酮)、抗感染(希舒美、或者希克劳——请医院确诊是否有感染)、寻找过敏源并避免接触

2365

哮喘症状说明及治疗

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广泛性气道痉挛狭窄,表现为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或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仍以解痉平喘,抗感染及脱敏治疗为主。虽然在控制症状方面有一定的救急效果,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有些药物如氨茶碱、激素等久用有一定副作用。茶碱类药物其临床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安全血浓度范围极窄;经常使用激素易产生自身内源性激素分泌和抑制及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和代谢紊乱,激素剂量越用越大,易发生并发症。中医认为,痰伏于体内,遇某种诱因而触发,以致痰气搏击于气道,是哮喘发作的基本病理。其治疗根据发作时功邪为主、缓解期扶正为主的原则,在哮喘发作阶段,分冷哮、热哮而施治。前者以温肺化痰,降逆平喘为主;后者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为主;若系寒热混合型,又宜寒温并进。在缓解阶段,视患者全身症状分别治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益肾固本而治之。

谁知到怎么治哮喘。时间恒久得

过敏性哮喘
哮喘(asthma)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慢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其临床特点。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本病是一种常见病,我国患病率约1%。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即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咳嗽和两肺可闻哮鸣音,发作有某种诱因,症状可因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并排除其他疾病,可初步诊断。肺功能检查,FEV1降低,提示气流阻塞;支气管扩张试验,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降低的FEV1恢复15%为阳性。可作为哮喘的诊断依据。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FEV1或PEF较吸药前降低20%以上,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此外,目前常采用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或通过体外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E来检测和确定过敏原,但均有一定局限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措施】

特应性变应原及可能诱因的回避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糖皮质激素可下调前炎因子的产生,阻止Th2型细胞因子合成和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抑制基因转录,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可全身给药,如予甲基泼尼松龙、氢化考地松、泼尼松(静脉或口服)亦可可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二丙酸倍氯松(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必可酮)、布的奈得(Budesonide,普米可)等。

②β2受体激动剂,如羟甲异丁肾上腺素(沙丁胺醇,舒喘灵)、叔丁喘宁(喘康速)、酚丙喘宁(Fonoterol)等,吸入后可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

③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二纳、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安可来及抗组织胺药酮替酚等,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④茶碱类药物因抑制磷酸二脂酶而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国内仍广泛应用,有短效氨茶碱及茶碱缓释剂。

免疫治疗在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哮喘,可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氨甲喋呤、环孢霉素、三乙酰竹桃霉素(TAO)和金制剂等。为了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或矫正免疫缺陷,可应用免疫调整或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菌苗等。

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1997~1998年,WHO和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哮喘患者采用SIT治疗的建议:a.多种过敏原或非过敏原所致者,SIT无效;b.青少年效果比老年人好;c.SIT注射必须在无症状期进行;d.患者FEV1在70 % pre以上;e.花粉哮喘是良好适应症;f.对动物过敏又不愿放弃饲养者可行;g.交链霉菌和分枝孢子菌属过敏者可行SIT。此外,抗原制作必须标准化,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