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咳嗽?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健康人是不咳嗽的,一般在遇到粉尘、异味、或受寒邪侵袭等,常人也会偶尔咳嗽,常人咳嗽是一种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的本能性的反射动作行为。
如果有了病症引起的咳嗽带吐痰,那是又一回事。常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能把呼吸道过多的分泌物或异物等随着气流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炎症、急慢性咽炎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百日咳和支气管扩张症等。呼吸道误入异物、食物、水、刺激性气体、尘埃、浓烟、。呼吸道本身病变如邻近肿瘤压迫、纵膈淋巴结肿大压迫或牵引。呼吸道粘膜接触过敏源后,均可引起咳嗽。此外,平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等使胸膜受到刺激及某些脑膜、心、胃病等也可引起咳嗽。
治道了咳嗽的原因,就要预防克服避免控制住这些原因,就是避孕和预防咳嗽的最好办法。在粉尘、烟雾、寒冷、流行性感冒发生期间等,出门注意戴口罩及做好应有的防护,是避免引发咳嗽的方法。日常生活中也须注意,春季气候干燥,及平时多饮开水,防止生火气及引起感冒,对预防咳嗽也很重要。
(医患家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研究所 贾医生)
秋冬季节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多发时节。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因多见于老年人而常被称为“老慢支”,即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此病易复发,且一旦发作,病情迁延不易痊愈。
老慢支的相关病因有很多,外因包括:吸烟、感染、烟雾粉尘刺激、冷空气吸入、过敏等,其更为重要的内因有: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减低、人体免疫力低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通常判定慢性支气管炎要符合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延续2年或以上且排除其它肺部疾病者。症状有咳嗽、咳白色粘痰或泡沫样痰、喘息、气急等。慢性支气管炎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等,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对于老慢支的治疗,通常针对其病因,采取防治结合的治疗手段。在急性发作阶段,首先要控制感染。根据筛查病原菌、测定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治疗感染的同时进行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度过急性期进入迁延期的患者尤其要坚持用药。镇咳药物应避免选用过度强力的镇咳剂,中成药止咳祛痰也有一定效果。某些患者还可以使用气雾疗法,稀释气道内分泌物,促进排痰以保证气道通畅。
在缓解期的治疗阶段,我们建议患者加强锻炼身体,重视预防感冒,同时一定要坚持用药,因为此阶段虽症状有所缓解,并不代表气道内的损伤已恢复正常,还要服药一段时间。在康复期间,可适度增加锻炼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耐受性,但不宜过劳;注意摄入优质蛋白以加强营养,但同时应注意晚餐不易过饱,以防胃内容物反流刺激气道。有胃酸反流问题的患者可睡前服用抑酸剂,防止夜间睡姿导致胃液上行反流刺激呼吸道。日常建议戒烟,不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公共场所,习惯佩戴口罩。
此外尤其提醒患者注意,在感冒后或气管炎发病时切勿在家随意口服抗生素(消炎药),因为抗生素不对症、反复、交替、无规律的使用都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还容易造成致病菌耐药,为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此类患者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指征,正确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