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就会想到临床上遇到的许多哮喘患者,他们很多都会反复的咨询:医生,为何偏偏是我得了哮喘,我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怎么才能把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简单学习了解一下。
首先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因素(遗传、肥胖、性别)+环境因素(感染、食物、吸取入、药物)等因素有关,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气候变化等情况下更易诱发哮喘。
其发病机制目前虽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本质是多种细胞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a.早期:1.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2.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3.气道平滑肌痉挛。b.后期:气道壁增厚。
由支气管痉挛⇒气道平滑肌收缩⇒收缩管腔狭窄,从而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
知道哮喘怎么来的,所以在预防上,针对其病因诱因来采取适当措施,如减少过敏源接触,保持室内清洁,常通风换气,清淡饮食,避免辛辣生冷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尽量不要过于情绪激动等。而在治疗上,我们针对其气道炎症的本质来进行抗炎治疗,规范就医与用药,增强信心,增加知识,学会自我监督与管理。
而关于运动性哮喘则是气道高反应在剧烈运动后导致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的病理现象,属于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多于运动停止后5-15分钟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也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在30-60分钟可自行缓解,所以又称“运动诱发性哮喘”。那么大家又会问,若是运动性哮喘是不是就不能运动呢?恰恰相反,运动性哮喘康复的主要方法就是运动,属于治疗程序的一部分,可提高哮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可适当每周进行4-5次,坚持20-30分钟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但应注意减少寒冷和干燥对气道的刺激,可采取相应保暖保湿措施。若哮喘在运动进行期间,发作应尽快停止下来,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观察10到15分钟内仍未缓解,需即刻就医。以上是浅述,感谢和大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