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的质控分析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查所提供的健康教育内容是否准确、具有科学依据,以确保患者或受教育者获得正确的信息。
2. 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有效性:评估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否适合受教育者,并具备教育效果的可衡量性。例如,使用易懂的语言和图表,利用多媒体工具等。
3. 教育资源的充足性: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例如宣传册、海报、教育视频等。同时,还需要确保这些资源的质量良好,并能够及时更新。
4. 效果评估: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收集患者或受教育者的反馈意见、知识测试、行为变化的观察等方式,来评估教育的效果和改善方向。
整改措施可能包括:
1. 定期评估和更新教育资源,确保其准确性和可用性。
2. 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以保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3. 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媒体和工具。
4.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5. 加强与患者或社区的沟通与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质控健康教育的质量,并确保患者或受教育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健康信息。
1 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前对病人或家属的评估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士通过阅读病历、与病人或家属交谈、观察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的过程[3],护理评估做得是否准确、全面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准确性。
因此,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前要先评估病人当时的病情是否许可、病人有无不适和焦虑、病人目前是否需要护士的宣教、宣教的时机是否适宜。2 掌握临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纲要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制订出来,主要以两大类病人为主。非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手术病人包括入院指导及与检查、治疗、护理相关的知识及配合指导;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解释术前准备的意义和配合要点;介绍手术日的准备程序和配合要点;介绍术后表述和缓解疼痛的方法;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及床上活动;饮食指导、生活保健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前指导、出院当天指导。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应按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否则达不到个体化的宣教效果。
3 掌握好执行时机 对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要掌握好时机,避免机械按照路径表中制订的时间进行,当班护士根据病人当时的病情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将健康宣教适当的提前或推后是正常的。我院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制订了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见表1)。表1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参考时机(略)
4 宣教对象的选择 对于一些意识清醒、能理解及配合的病人,护士可以直接对该病人进行宣教。对于一些需要病人家属配合的,如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则可以选择对病人和家属一起进行宣教,但是在面对患儿和老年人的时候,病人的陪护可能每天都会更换,护理人员在进行宣教时就会不断地跟每个人进行讲解,效果并不理想。
5 宣教方式的选择 目前,医院大多数的宣教方式是口头宣教并配合一些文字和图谱进行补充说明。对于一些特殊病区(爱婴区)会配合一些录像带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乳房护理等宣教。在康复科、骨外科等病区针对病人的康复锻炼宣教,护士大多采用的是现场指导的方式。总之,健康宣教的方式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个人需求等来加以调整和补充。
6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护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径的同时要掌握评估和实施的技巧。评估的技巧:并非所有的评估都是直接问出来的,很多评估结果是通过观察、推理得出来的,所以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评估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病人的主诉,更多的是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病情观察。实施的技巧: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忙,没有专门的时间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为病人提供护理、治疗、查房时等都是健康教育的时机,护理人员要做到逢做必讲,讲后补记,记时查漏,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内科护理常规: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一、快速血糖测定操作技术 二、胰岛素笔使用护理操作技术 三、胰岛素泵使用护理操作技术 四、心电监护操作技术 五、血液透析的护理操作技术 六、更换PICC肝素帽、连接器、敷料及导管冲洗的护理操作技术 七、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操作技术 八、腹膜透析护理操作技术 九、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的护理操作技术 十、更换腹透管连接短管护理操作技术 十一、静脉留置针封管护理操作技术 十二、微量泵使用护理操作技术 十三、带氧雾化护理操作技术 十四、气雾剂使用护理操作技术 十五、腹围测量护理操作技术 十六、腹腔穿刺术护理配合操作技术 十七、肝脏穿刺术护理配合操作技术 十八、结核菌素试验(PPD)护理操作技术 十九、中草药煎制护理操作技术 二十、关节腔穿刺术护理操作技术 二十一、中药坐浴护理操作技术
健康养老院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健康养老院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健康,必须保养,保养,必须保健,特别是做到要是同源非常重要,所以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不单要生活的好,而且还要懂得很多健康的知识要想长寿,必须健康,只有健康了才能达到长寿
1.非常荣幸大家能够参加这场健康教育,我们主要真的就是产后护理,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配合我们学习的知识!
2.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产后护理健康教育,希望在这里能够大家得到足够的收获!
3.能够站在这里,就是我的荣幸,这就是产后护理健康教育,希望我们可以得到一份你们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当前,全国出现了许多起中小学生心理偏差的事故,引起了国家教委的重视。现在中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压力感: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学生生怕考试成绩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理压力过大。2.适应性差: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如同温室的花朵,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学校生活和老师的指导方法及团队活动。3.情绪不稳定;随着考试的成绩好坏,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4.人际关系敏感:与别人不合群,同学之间、邻里之问、亲戚之间情感不能沟通,性格内向、孤僻。5.焦虑现象: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晃惚,紧张不安。6.抑郁、自卑现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感、自卑感严重。没有一点上进心。7.心理不平衡性:常常忌妒别人学习成绩比自已的好,别人各方面比自已强。忌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是一种痛苦又十分有害的心理。8.敌对现象:在受到批评时,容易产生抬杠,产生敌对观象。9.偏执现象: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及班级里,处处都以我为中心。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关于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预防、疏导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理解其科学内涵,而且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2.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全地度过青春期。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处理与异性及他人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4.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心理品质。5.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未来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心理准备。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的特色是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称为生理心理卫生。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特点,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②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出现同类心理疑问的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③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登山、演讲,交友联谊会等等。④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途径首先,学校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心理咨询意味着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识,鼓励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3、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①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实施心理教育,我们还可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这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成立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抄报等做法,可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教育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②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心理教育网络.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延伸到家庭中去,建立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家长学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任务是:一是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教育知识,二是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在这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三是向家长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动态及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使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工作,加强科学研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做好心理教育的个案记录与教学研究,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为学生心理教育与科研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1.存在问题:患者的生理、情绪因素 患者身体上方的疼痛,心理上的烦躁,在加以陌生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和护士进行交流,甚至再此情况下认为与护理人员交流时多余的,持怀疑态度,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开展。
2.改进措施:抓重点、突出中心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健康教育质量的保证。护理人员在首接病人的过程中,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隐藏的感情和情绪。
1.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未来社会需要有个性特色的创新人才,为此《纲要》特别强调“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体取向,主要是培养健康的自我,但由于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速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在对个体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儿童个体也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更多的是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常常会在一生中留下印记。
3.不少有心理、行为问题的成人,究其原因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如在冷漠、甚至虐待中长大的儿童,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性格孤僻或暴躁,富于攻击性,被溺爱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爱劳动等。而在幼儿期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够形成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如:爱清洁、懂礼貌、爱学习、爱劳动等。现在,幼儿健康教育被视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许多家庭过分溺爱,造成部分幼儿冷酷、缺乏同情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不知道应该关心帮助他人。
健康教育的作用:
1、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2、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4、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健康教育的任务: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4、积极推动卫生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
5、在全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包括了以下5个基本步骤:
1、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
2、诊断:对病人及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3、计划:对将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安排。
4、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的过程。
5、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