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肺结核 >

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我们怎样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时间:2021-09-16 06:28:20作者: xuhdhx

谢邀问答、

我们尽量不出门、不聚会、宅在家、

切断与外界传播病毒的来源!

平常多喝水、多吃些滋肺润肺的水果!

饭菜一定高温煮熟吃、葱姜蒜是厨房

三宝、平常多吃些对于自身提高免疫

力绝对有帮助!另外早睡早起养成良

好的起居习惯!室内常通风、生活饮

食要有规律!

不能外出在院内适当散步.锻炼下身体

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

态!只要做到这些相信我们自身的抗病

能力绝对提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我们不要惊慌

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加强锻

炼、自然会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愿疫

情早日消退、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平安!

对比肺炎病毒,人类是不是高估了埃博拉病毒?

人类完全没有高估埃博拉病毒。与新冠病毒相比,埃博拉病毒无论在对人体的破坏程度还是病死率方面,都比新冠病毒高好几个层级。为什么埃博拉病毒造成的危害看起来小一些呢?只是因为它们不如新冠病毒“运气好”而已。(或者说是人类运气好)

图:恐怖的埃博拉病毒。我一看见这图,就想起那个蛇妖,手拿如意,一边扭一边施法害人……

将两种病毒做一下对比,就知道埃博拉病毒有多狠了。传染途径方面:

埃博拉病毒能通过接触患者的体液(包括汗液)、黏膜、甚至皮肤而传染。另有动物实验证据证明,发病患者呼出的飞沫和空气中的含毒颗粒可以让健康的猴子患上埃博拉出血热,人类是否会被含病毒飞沫感染目前尚缺乏证据。

图:电镜下的埃博拉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吸入含病毒飞沫、黏膜接触病毒的途径传染,皮肤汗液并不传染。

潜伏期与传染性方面:

两种病毒潜伏期几乎相同,都在2至21天左右。它们的传染性都是发病后达到高峰,但非洲地区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让埃博拉病毒更具传染性,据统计,初期照顾病患者,其被感染率竟高达80%以上。

致死率方面:

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在扎伊尔(刚果.金)流行起来,患者致死率高达53%以上;到了1979年,它的变种在苏丹境内流行,致死率竟然达到了88%,快追上狂犬病了。

而新冠病毒明显要“温和”得多。80岁以上的患者,死亡率为14.8%;70至80岁患者,死亡率为8%;60至70岁患者,死亡率为3.6%;50至60岁患者,死亡率为1.3%;40至50岁患者,死亡率为0.5%;10至40岁患者,死亡率为0.25%。

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是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而埃博拉出血热的致死率似乎与患者年龄没多大关系。而且新冠病毒主要破坏肺部、肾脏等器官,愈后也没啥严重后遗症(目前看来);埃博拉病毒的破坏则是全身性的,所有器官都无法幸免。患者最后往往七窍流血,死状奇惨。

图:皮下出血点。

为什么恐怖的埃博拉出血热没有像新冠肺炎一样造成全球性灾难?首先,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在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稀疏的非洲地区。较低的人员流动性使瘟疫只能在村庄中(或村庄间)传播,难以扩大范围。如果埃博拉河地区经济发达,有高速公路和国际机场,那传播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其次,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后造成的症状太严重了。感染者会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并伴随着极度的虚弱,基本丧失了行动能力。到了发病中期,传染性最强的时候,则会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症状,全身(尤其腹部)疼痛,体内开始出血。这些症状一般出现在被感染后48小时内,当地落后的交通设施使绝大多数初期感染者来不及到达机场就发病了。

总之。埃博拉病毒非常恐怖,但防御它也比较容易,医用护目镜、口罩和橡胶手套就可以了。在有正规医院的地区,埃博拉病毒几乎没有大规模流行的可能。

但人类绝对没有高估这种病毒,接触后80%的传染率和高达50%至90%死亡率,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之一。

更闹心的是,直到今天,埃博拉病毒的源宿主身份仍是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它在哪里潜伏着,也没有人知道它下次会在什么地方、以哪种形式出现。高估?不存在的。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