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发病率很高,表现多种多样。很多活动性肺结核都是由肺CT首先发现的。
肺结核的典型CT表现
肺结核最常见的发病方式是呼吸道吸入,很多人无意中接触过肺结核病人。
结核杆菌抵抗力强,在太阳光直射环境下,需要2~7小时才能杀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7 ,增代时间大约是14~20小时。
结核杆菌的破坏力也很强,可以引起肺内多种形态病灶。比较典型的有:大片实变、树芽征、大小不等的结节(常伴有钙化)、多种形态空洞、支气管损伤(包括支气管扩张和狭窄)。
像这两个空洞样病灶,就是典型的肺结核,特点是空洞内壁光滑,周围有多种形态的卫星灶(索条影、粟粒状影,伴有支气管扩张)。
因为 肺结核杆菌含有大量脂肪成分,液化坏死以后可以与周围的钙离子发生皂化反应,形成脂肪酸钙,像肥皂颗粒一样具有清洁功能,加上结核杆菌的破坏比较彻底,所以肺结核的空洞常常比较光滑。
其中代表肺结核处于活动期的CT征象有:大片实变影伴有支气管损伤、磨玻璃影、树芽征、伴有液平面的空洞,或是短期复查形态态有变化的空洞。发现这种病灶要注意隔离,因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像这种陈旧性病灶,已经完全钙化,就没有传染性,不需要担心了。
您好。肺癌的话CT边缘出现毛刺状,,边缘不整齐,有卫星灶。肺炎的话则是肺纹理增粗,为斑片状的情况。确诊还是要采取穿刺及活检病理证实是最有效的方法。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是以渗出、干酪坏死、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慢性演变过程,病理上分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期,因此,CT影像特征与这四个不同时期的病理基础有关。在肺结核的CT诊断中,肺结核肺癌ct表现主要有以下:
1、少肿块性:ct横断扫描多表现为斑片状、棉絮状、索条状或空洞等。
2、少增强性:若表现为肿块或结节病变,不易鉴别时,应进行增强扫描,肺结核病因缺血供应,造影剂进入中心量少,故强化不明显。
3、多灶性:肺结核的多灶性多以上叶为主,其余肺叶、肺段斑点状、细结节状、索条状影等:
4、多态性:在同一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期的多种形态。
5、少结节堆聚性,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酪为主时,呈结节状,往往是均匀分散在一定的范围内,密度均匀,很少表现数个结节堆聚在一起。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为:1、多灶性,肺结核的多灶性多以上叶为主,其余肺叶、肺段斑点状、细结节状、索条状影等;2、多态性,在同一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期的多种形态:①渗出病变表现为云雾状、棉絮状;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状;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④干酪坏死表现为空洞;⑤钙化表出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ct值100hu以上);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或细结节状。3、多钙化性。4、少肿块性,ct横断扫描多表现为斑片状、棉絮状、索条状或空洞等。5、少结节堆聚性,肺结核病灶以增殖DD干酪为主时,呈结节状,往往是均匀分散在一定的范围内,密度均匀,很少表现数个结节堆聚在一起。5、少增强性,若表现为肿块或结节病变,不易鉴别时,应进行增强扫描,肺结核病因缺血供应,造影剂进入中心量少,故强化不明显。
肺癌的ct影像为:1、孤立性结节或肿块;2、形态欠规则;3、边缘欠光滑,主要表现为棘状突起和短毛刺;4、肿块密度及增值,平扫时肺癌肿块或结节往往是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30D50hu之间,增强后大多数明显强化,ct值差>30hu;5、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
x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经皮肺穿刺、纵膈镜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可以确诊肺癌
肺结核在影像下不是实心的,肺癌肿瘤是实心的。
另外如果不确定又怀疑有肺癌的话,直接做PET-CT(派特CT)这个方法能确诊的几率在95%以上。
如果不知道怎么找PET-CT中心或者还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追问或者私信我